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123)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见董承如此生气,倒是让董嫣心里微微松了口气,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她实在是不敢相信,若是这件事情真的与父亲有关,若是曹司空真的在宛城出了什么事,甚至若是郭嘉在宛城与曹操大军一同丧命,那她该怎么办?

若如此,那她的父亲,便成了害死她心上人的人。

董嫣的语气软了软,“那父亲,你是如何知道阿兄他不与曹司空在一块儿的?”

“你兄长身边人传的口信回来。”董承微微叹气,语气放缓,“他跟着曹司空之前,我在他身边派了几十个人跟着,这件事情,你们都知道。回来传讯的,便是我放在他身边的人。”

说完,董承问她:“阿嫣,这下你可安心了?”

安心?大概也只能安心一半吧,这让她恐惧、害怕的一半,算是暂时放了下来。

可如今曹操那边的情况还不得而知,他们大军如何了?几时能回来?甚至能不能回来,勾结又如何了?她还要亲口问一问他,他究竟喜不喜欢自己?

董嫣觉得,若是他没有回来,那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嫁给别人,不可能安心过日子。

“爹,杨公子,我想自己一个人待会儿,我不回家,我出去走走,好吗?”

她现在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最开始的时候,董嫣遇到什么事情,她下意识的便是要去找姐姐。她觉得不论是什么事情,只要和姐姐倾诉了,第二天她便也忘了,不是什么大事。

后来,她又遇到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她亲近的人当中的,无论是父亲、兄长,还是勾结,她若是生了什么疑问,便会去找那个她觉得有答案的人问清楚,因为她不喜欢猜来猜去的。

可是她也渐渐地发现,有些事情她即便是知道了答案,也无能为力。

董嫣只不过是所有的斗争、所有的局当中微不足道的一环,甚至只是个局外人。她似乎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在事情发生之后,去求一个真相。

可她的这种无力感又没有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可以问。

此时,她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想和山、和水、和花鸟鱼虫待在一起,至少她在山间可以高声呼喊,至少她在田间,可以策马奔腾。

董嫣再一次往外走去,这一次,没有人拦她,董承没有,杨修也没有。

她就这样静静地走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处河边草地。

潺潺的水声从她耳边掠过,花草树木在冬日的寒风中被吹得呼呼直响、东倒西歪。这里和洛阳的那处郊外多像啊。

她抬眼望去,河心有一座亭子,在那亭中若隐若现的,就仿佛是荀彧和勾结正坐在亭中对弈,就仿佛今时,还是往日的洛阳光景。

第59章 董嫣退婚

她眺望着远处的河心亭时,察觉到有脚步声从自己的身后响起。

董嫣转过头去,她本以为是父亲或者杨修跟过来,本想说“自己只想一个人呆着,别来打扰她”,可没想到转过头去看见的,竟然是杨府的那位老者。

“老人家,怎么是你?”

那老者的头发白了一大半,可是精神却很好,面上也笑眯眯的,让人见着便觉他是个十分和善的人。

老者微微笑了笑,“姑娘放心,不是董将军,也不是杨德祖让我来的,只是老朽担心姑娘,因此跟过来看看。”

董嫣见这老者先将自己的顾虑摘了干净,也不由得笑了笑,“老人家,你我也算是有过两面之缘了,可我却还不知道您尊姓高名,总不能一直‘老人家、老人家’地叫您吧。”

这老者回答之前,董嫣又追了一问:“还有杨修,为何叫你叔父?老人家难道是杨太尉的弟兄?”

老者摆了摆手,“姑娘可是太抬举我了,老朽哪里能当得上杨太尉的兄弟呀?老朽姓华名佗,只因先前治好过杨太尉的顽疾,这次来许都,杨太尉便坚持让老朽住在他家里。杨公子这么称呼,只不过是出于尊重,我与杨家,也只能算是有那么些许交情,算不得什么。”

董嫣问他:“华先生这次来许都,可是有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啊?老朽云游四方,走到哪里,便在哪里行医,此次来许都,也不过是寻一寻有什么疑难杂症可让老夫诊治。或许今日还在许都,明日老朽便在巴蜀,也说不定。”

原来这位华佗先生也是个云游四方的医士,若是这样,那他其实并不能算是杨家的人。

董嫣明了,她对华佗说:“华先生不必担心我,我不是病人,只是想自己一个人走走。有些话不能对别人说的时候,便只能看看这自然风光,心情能好一些,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