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112)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可是她独独没有说她去学了酿酒,她没有说她为自己准备了这样的新岁贺礼。

过去了这么久,他依旧没能给她一个回应,他依旧没能告诉她,自己其实心里也有她。

他知道董嫣是个率性而真诚的人,她只要喜欢了自己,只要一日一日能见到他,便已经很开心了。她不求什么别的,甚至也许,她都已经不记得郭嘉还告诉过她:有些话,这时候还不能说。

他们看了彼此许久,久到董嫣觉得这屋中的火怎么越烧越热,似乎把她的脸也烧红了,手心也烧出了汗,她抿了抿唇,“你们何时走?可要留在许都过年?”

“不日便走。”郭嘉起身,将被董嫣随意搁在一旁的大氅拿了起来,绕到董嫣身后披在她身上,“带你去个地方。”

说着,他自己也拿了一件黑色的狐裘大氅披上,董嫣走在他身边,急忙问道:“你要带我去哪?我给你酿的酒你今日不喝吗?我一会儿可还要去玄德公那里,我和他约好了的。”

郭嘉并没有回答,只是问她:“你这样喜欢到玄德公那儿去和他一起种地,难不成往后你也要开个自己的菜园子,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董嫣想了想,其实她也没有想过以后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她只是想着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她现下喜欢去刘备那儿和他一起捯饬菜园子,是因为在这纷乱的许都,人人追名逐利,人人张口闭口便是天下大事,但是刘备不是。

至少她和刘备一起种菜的时候,刘备对她而言,就像一个亲切的长辈,好像只有这里能让她觉得能够将这世上,许多的烦恼都忘记。

可董嫣也知道,她会这么想,只是因为她出生在高门之家,身边的人都是锦衣华服的名门世族,所以她才会觉得闲云野鹤的田间生活也不错。可若是她如许都和洛阳那些依靠着土地生存的的百姓一样,从出生起便得为一口吃的忧愁半天,也许,她会很讨厌种地。

“我也不知道,郭嘉,我还没想好自己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她被冬风吹着面颊,觉得有些冷,便抬手用袖子挡了挡风,说出来的话闷闷的,有些含糊不清,“其实有时我也很羡慕你,你那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还能遇上曹司空这样,让你愿意为之效力的明主。”

郭嘉听不见她说话,要把头凑近了才能听清楚她到底在说什么,他知道董嫣冷,便凑在她耳边道:“可你知道吗,所有的士族子弟未来都会走上这一条路,我其实并没有的选。我们从小读书,为的就是这个,其实很多时候,连辅佐哪一位诸侯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

郭嘉抬手将前面吹过来的风为她挡住,他看见董嫣被吹得红彤彤的脸颊被她从袖子里放出来,神色认真地看着他,他继续道:“其实我也算是幸运,隐居的日子便不再听家里差遣了,所以啊,我想辅佐主公便辅佐主公,没人管得了我。”

董嫣听他又说起了自己的家族,突然问了一个她先前从没想过的问题:“那你还未离家时,他们可有给你说亲?”

郭嘉愣了愣,脚步明显慢了几分,随后他轻声笑道:“有啊,自然是有的。”

董嫣静静地,没有开口再问,半晌,郭嘉也没有开口。

正当董嫣以为他不想再说下去时,他似是忆起了往事,悠悠道:“照常理来说,我们颍川士族之间是要联姻的。我记得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和我说,帮我定了一个陈家的姑娘。”

“陈家与我们家交好,与荀令君家也交好,可我没见过那姑娘,我便不娶。人人都是父母定下的婚事,而后举案齐眉一辈子,好像你是不是爱你枕边的这个人,是最不重要的。可偏偏我不要。”

郭嘉的话中夹杂着寒风凛冽,他说一句话,便吐出一口热气在董嫣的耳边,这一阵一阵又冷又热的风,将这些尘封多年的往事,都吹进了她心里。

“我也不知我这一身性子究竟是从哪儿学的,不肖似我父亲,也不肖似我家中任何一个叔伯长辈。我不娶那姑娘,我知道,我家长辈有的是办法让我娶她,于是我便整日混迹在外面,花天酒地。醉了,便随意宿在秦楼楚馆的霄金帐中,名声坏了,姑娘自然就不愿嫁了。后来没过几年,我就去了袁本初那儿了,我一直都没见过那陈家姑娘,直到离开家,我都没见过她。”

“不久前,我还向荀令君问过她,令君说,陈家退了我家的婚事后,也没有多久吧,便与钟家结了亲,如今过得也不错,孩子都生了两对了。”

郭嘉说完,见董嫣不作声,他柔声问道:“还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