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后宫,但要考公(385)

作者:三重荆棘 阅读记录

而方才掏出请愿书的那位官员自然也注意到了在场其他人的反应,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上就只剩下了他一人。

而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相继跪下,甚至就连与他站在一处的,也有人战战兢兢地跪了下来。

“诸位爱卿既然没有意见,那退朝之后,便交由钦天监算出日子,蜀中与盛国,将在两国人民的见证下,共同订立盟约。”

“你们……”见状,那为首的人几欲目眦俱裂。紧接着,他便猛地转头朝后看去,却惊讶地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整个大殿之上,竟然只有自己和其他几个零星站着的人。

而坐在最上方的那人自然也将下面发生的这一切都收入眼底。虽然看不见她的表情,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的心如同寒月里的冰一般不断往下沉。

终于,还是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了。

……

朝后,慈宁宫

“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相信诸位均有所耳闻。”萧太后看着眼前站着的几人,语气不悲不喜,“看来盛国……的确也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呢。”

她的语气虽然依旧平淡,可在场的这些人作为她的亲信,又有谁还看不出来此刻的萧太后,俨然已经处于极度的怒火当中。

不过这也实在怪不得她这一次发如此大的火,这段时间她忙着和南疆还有蜀中那边的事情,对于朝堂这边分出的精力自然也少了许多,手段也就相应地强硬了不少。

可怎料就是因为如此,今日在早朝之上,居然还有不少人敢于公然挑战她的威严。

而令她生气的还远远不仅于此,以她的眼力和记忆力,自然可以认出来今日在朝堂之上口口声声同她对峙的人,正是因着谢微凉下江南的时候突然带回来的那人。

思及此,萧太后突然发出来了几声冷笑,而这笑声竟是直教身处这里的时候几位大臣互相对视了一眼,紧接着便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很好,谢微凉,哀家还是小瞧你了。”

说这话的时候,萧太后的脸色早已经冷若冰霜。而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众人便听见眼前这人突然开口道:

“那件事情,去办吧。”

……

只是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几日后,突然在民间大肆兴起一股传言,言语当中尽是暗指萧太后早在十年前盛国与蜀中一战中便已经与蜀中暗中合作,给当时还是太子的谢訦下毒,意图谋害东宫,自己上位。

也因此这一次,萧太后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与蜀中合作,便是要借此联合外敌,篡权夺位。

此话一出,顿时便在民间掀起来了轩然大波。

而此等离谱的传言如若放在以前,民众们或许会一笑置之,然而事实却是,当年那一战,即便是对于远在京城的人来说也是如雷贯耳。更何况那些身处于西北边境的百姓,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亲历者。

而至于剩下的那一部分人,则更是或多或少地都听过这件事情,也自然知晓那其中的惨烈,而这自然也是萧太后一党此举遭到反对的诸多原因之一。

而时至今日,这件事情居然被再一次提起,还是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如若放在往常,再不济也会被官兵直接抓起来移交到衙门。

然而在这个时候,京城当中传播的人数又实在是太多太广了,饶是出动衙门里现有的所有官兵,也未必能将这些“乱嚼口舌”的人全部都一一逮捕,反而会搞得人心惶惶。

而且退一万步来讲,以现在衙门的工作状态来说,他们似乎也并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只不过任由事态就这样发展下去,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声音还传入了宫里面。

而等谢微凉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事情也已经发酵到有学院的书生进行游街示威了。

这消息还是暗依第一时间告诉她的,是以谢微凉几乎是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立刻让暗依带着她的令牌前去大理寺搬救兵,务必要控制场面不要失控。

但,已经晚了。

“抱歉娘娘,是属下办事不利。”

暗依回来的时候,谢微凉手里正拿着王诚刚刚历尽千辛万苦送来的情报。

【京中有书生闹事,太后已着城防司的人前去处理。】

城防司……

几乎是在看到这三个字的一瞬间,谢微凉便已经知道她的行动势必是晚了。只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萧太后居然会将此事做得这样绝。

“娘娘,那些书生……”暗依原本是按着谢微凉的令牌要过去的,只不过她人还没有到大理寺,便已经在路上撞见了城防司的人押着那些闹事的书生扬长而去了,周围还尽数是对此指指点点且义愤填膺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