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时候真的会有一场动乱的话,那么……
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他整个人居然还有一瞬间的恍惚。而就在这恍惚之间,刘胜的目光,就这样对上了谢微凉的。
而这边的谢微凉自然也注意到了对方飞快收回去的眼神,虽然心中尚且还有疑惑,不过谢微凉倒是也不太去关注他人的私事,于是又十分悠闲地给自己斟了一杯果茶,然后开始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戏。
当然令她没想到的是,当自己隐隐期待的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会是这样的……出乎意料之外。
宴席过半,大家都已经酒酣,正在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而萧太后和谢舜身边自然也围着不少大臣,几人讨论之余,便难免会提及这一次盛国与南疆还有蜀中先后签订的几个盟约。
“是啊。”说这话的时候,萧太后的脸上还带着笑意,道,“多亏皇后私底下里和蜀中地那位郡主几经周旋,大盛与蜀中两国才会才会如此顺利。”
而在场的,就连刘胜也变了脸色,忍不住看向一旁的谢舜,却见平日里威严庄重的将军,此刻却是一副笑意不达眼底的模样,饶是与这些政客们站在一起都毫无违和感。
平心而论,盛国与蜀中一战虽然胜利,却也是惨胜。今日在场的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气性大的时候,在蜀中有求和的意思之处便坚决地表示反对。
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可谢微凉作为盛国皇后,却与敌国掌权人来往甚密,还又是在双方关系焦灼的时候,其背后的动机着实耐人寻味。
至于理由,相信这些人自然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断言证词,甚至不惜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任何一点儿与之相关的事情。
而萧太后要做的,则是给大家心中播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而谢微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她的心中早已经有所准备,不过却也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有此计谋。
而这,也无疑斩断了他们所有的退路。
果不其然,就在现场气氛焦灼之时,却有一人不知从何处突然站了出来,嘴里还高呼着“皇后叛国”,虽然即刻便被人拿了下来,但这一声高呼无疑是给这一方本就干燥的炸药桶上投下了一颗火星。
当然在场的除了谢微凉和谢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知道这理由是子虚乌有的。
而那个人,正是萧太后。
整个过程,萧太后都冷眼看着这一切,脑海里却突然想到了不久之前谢舜曾入宫觐见她时说过的话。
“本王查到那小嫂子多次出宫去见沉宴等人,不妨就借着她的手,来达成我们的目的。”
“哦?”彼时的萧太后还随意地靠在软榻上,身旁的宫女为她按摩着头部。听到谢舜这样说之后,则是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皮,很明显是十分感兴趣。
“谢大将军今日特意进宫,就是为了和哀家说这些事情吗?”
谢舜并不知晓对方是何意,见状只是不发一言。倒是萧太后紧接着却又坐了起来,随意地挥了挥手,便将身旁的宫女遣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之后,她看向谢舜,一双眼睛里早已经恢复了先前的平静:“放心,南疆……会是我们最忠实的盟友。”
而听到这话的谢舜想起头一天晚上自己那一位一向运筹帷幄的幕僚突然和自己说的事情,双眼里的笑意却在一瞬
间冷了下来。
第190章
两个人这一次的谈话仅仅持续了不到半柱香便结束了。而谢舜也深知“点到为止”的道理,索性直接告了退。
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宫,而是直接去了养心殿。
谢舜和谢訦本人虽为兄弟,年少时身世凄惨,少年时又为着那个位置争得可谓是你死我活,可谓是活脱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只不过后来一个人居于朝堂之上,一个人却远赴西北,着实是令人唏嘘。
听着府中咿咿呀呀的说书声,谢舜十分悠闲地品了一杯茶,随后便将目光落在了身旁以黑纱掩面的人身上。
距离庆功宴上的事情又过去了半月有余,在这段时间里,萧太后先是找借口收回了谢微凉的凤印,后又想借机废掉她的中宫之位。
但奈何中宫虽然是后宫之主,可也同样的皇帝的妻子,谢訦这个皇帝自庆功宴之后便一病不起,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之相,自然也不能拟旨盖章。
更何况废后可是大事,朝中因着谢微凉的政策提拔上来的官员不在少数,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没有盖棺定论,他们自然不能就这样落井下石,不然日后即便是一路高升,这忘恩负义的名头也足以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
是以这件事情就这样僵持着。不过即便如此,可朝中上下人人皆知,这盛国,如今可是萧太后的一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