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后宫,但要考公(288)

作者:三重荆棘 阅读记录

此话一出,顿时语惊四座,引起了朝臣的广泛讨论。

谢訦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起这件事情,让他们不得不联想到近些时日大批人涌入培训机构,导致各地官府可用的人手急剧下降一事。

而至于这些闹得沸沸扬扬的培训机构,不仅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迅速打出了名头,还在其他地方也开设了分部。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打出了“只要你敢报名,我们包你上岸”的名头,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报名。

原本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那些所谓的商户和贩夫走卒,压根不会也没有机会去参加。

而谢訦如今这一番说辞,分明是坐实了那些京中的传言——

他对世家,要出手了。

如此大规模的寒门子弟涌入,势必会带来世家子弟入仕的比例减少,而盛国的官僚体系也势必会引起巨大变动。除此之外,在职官员也能参加考试,不再是以单一的绩效论升迁,他们培养势力也会更加困难。

而隐藏在下方大臣当中的祁政听到这一番话之后,嘴角更是勾起了一抹得逞的笑容。

然而很快,他脸上的笑意便挂不住了。

因为谢訦的话还远远没有说完,在抛出这一平地惊雷之后,他又接连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不限于“遴选”、“选调”等奇怪话语。

直到最后,谢訦说累了,居然直接让王诚从他的书房里拿过一本厚厚的册子,吩咐他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念给下面的大臣们听。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下面的所有人才反应过来——

这场改革,从来不是谢訦的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而王诚手上的这本虽然是叫册子,可观其厚度,却是快要有一本书籍那样厚了。

于是剩下的早朝时间里,众位大臣被迫体验了一番站着听“夫子”念书的滋味,等王诚念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将上面的内容念完之后,谢訦这才环视了一圈,抬手示意王诚退下。

见状,下头的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了。”就在这时,谢訦开口道,“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吧。”

下方的大臣们见状纷纷跪下。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听到坐在主位上的那人接着开口道:“既如此,还请诸位回去之后撰写一份关于科举制度改革的草案出来,至于角度嘛……”

说这话的时候,谢訦看着下面其他人纷纷变了的脸色,这些时日来因为繁杂的公务而郁闷的心情也顿时轻松了不少,就连语气也轻快不少:“大家可以参考刚才自己听到的那些。”

最后,他道:“自圣祖建朝以来,盛国在历任皇帝和大臣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而如今世家和寒门互相敌视,这是朕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今盛国周围其他部族虎视眈眈,朕寝食难安,思来想去,将士们在边关保家卫国,而我们,自然也要做好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说到这里的时候,谢訦还特意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人,众人见状顿时便齐齐磕头,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尽心竭力,为国分忧!”

崇德殿

“姐姐是没见到,那些人走的时候,脸上那激动的模样!”说这话的时候,谢訦眉飞色舞,哪里还有白日里在朝堂之上的严厉模样。

谢微凉仿佛能想象到当时早朝上的严肃气氛,眉头便微微皱起。随后,她似是想到了什么,目光便落在了一旁一脸激动的谢訦身上。

“陛下可知祁家?”

“祁家?”谢訦听到她这样说之后微微皱起了眉头,“祁家现任家主是天子少师,而他的弟弟是户部尚书,其他祁家则均在朝中有任职,加之太后的原因,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族。”

这样说着,谢訦便无意询问道:“姐姐怎的突然提起他来了?”

听着谢訦这样说,谢微凉微不可察地皱起眉头来,随后才又开口道:“如此说来,那祁家若是背靠太后的话,岂不是……”

谢微凉想起不久之前在宾华楼祁政那般趾高气扬的模样,突然有些担心起来。

“确切的说,是太后要依附祁家。”突然,谢訦开口。

“什么?”听到这话的谢微凉一愣,随后一双眼睛便看向谢訦,里面写满了难以置信。

而谢訦见她好奇,也是难得多说了几句:“当年老师以扶持我上位为恩典求了携全家隐退江南之后,太后便扶持当时功劳最大的祁家家主,还为他特别设了个‘天子少师’的职位。”

闻言,谢微凉微微皱眉:“可是若是臣妾没有记错的话,宁家……应当是站在太后那边的吧,她设这样一个分明是打父亲脸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