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后宫,但要考公(271)

作者:三重荆棘 阅读记录

如此一来,借着这股“东风”,便能迫使那些对此一直心有怨言的人走到台前。

但不知道为何,谢微凉的心中,隐约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而就在几个时辰前,太极殿,早朝

“陛下,近日老臣听闻京中众人纷纷在议论一种名为‘培训机构’的事物,老臣以为,如若放任他们继续这样借着皇室名声招摇撞骗,我朝官员信誉堪忧!”

说话的正是丞相张江。而他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便有意无意地扫了一圈,随后便又低下了头。

谢訦自然是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推手是何人,也清楚这人的目的。听到张江这样说之后,眉头微挑,并不表态。

然而与他这般轻松不同的是,下面的其他人倒是没有那么轻松了,尤其是负责选秀和科举的礼部尚书尚真,额头上更是落下了一滴汗珠。

而张江慷慨激昂地说完这一番话之后,便下意识看了谢訦一眼,却发现谢訦面带笑容,分明不似要阻止这件事情的意思,又想到自己这几日在百姓当中听到的关于科举考试的诸多传闻,顿时一股怒气涌上心头,作势便要说些什么——

怎料这时却有人站了出来,开口便道:“陛下,微臣以为,我朝历来民风开放,对于民间议政之事向来不加以阻止,如若贸然叫停,怕是会引起民愤……”

“郑大人这话便说错了!”发言的正是张江门生之一的吏部侍郎萧呈,同时也是此次科举考试的主理人之一,“下官记得,郑大人乃是寒门出身,该不会郑大人妄图借机安插自己人手发展势力,这才一力报下吧?”

“你,你……”郑清才刚上任不久,哪里遇到过这种情况,顿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但他也不能发作,只得压下心头的那股愤怒,转过头去,只是脸色却顿时就沉了下去。

“咳咳,肃静!”而站在谢訦下方的王诚注意到上面那人不悦的神情,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王诚说完这话之后,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之上安静了不少。只是坐在上面的谢訦却是看得真切——这一切,只不过是暂时的平静罢了。

“陛下明鉴,近日京城所盛传之事,微臣也有所耳闻。”过了许久,终于才有人再次站了出来,打破了这一室沉默。

“从您登基到现在,因贪污等事由所惩处的官员不下几十人,如我们能借此机会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未尝不是可以成为提高官员素质的举措。”

这般标新立异的发言,倒是让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群臣顿时又躁动了起来。只是许是因为先前王诚那一嗓子的缘故,这些人这次虽然心思各异,可到底还是没有之前那般放肆了。

而谢訦听着这人这样说着,倒是露出了一副感兴趣的模样。

先前他也曾经在崇德殿见到过谢微凉对于所谓“培训机构”的设想——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用以检验群臣的手段罢了。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还可以发挥一些其他的作用。

这样想着,谢訦又看了一眼下面语气认真的陈寻,眉眼便微微眯起,同时心中也暗暗惊讶着。

这还是陈寻第一次在朝堂之上没有出言讥讽其他人,而是如此心平气和地说话。

“微臣以为不妥!”眼见着谢訦似乎被陈寻的这番话所打动,郑清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却更加着急了,阻止的话想也不想地便说出了口。

然而,站在最前面的张江在听到郑清这样说之后神色一凛,自始至终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一双眼睛反倒是落在了上面的谢訦身上。

只是,在听到这话之后,谢訦却并没有众人预想当中的恼怒,反倒是将目光落在了正候在一旁的陈寻身上。

要知道陈寻作为御史大夫,一向以直言不谏闻名,而他所在的御史台则更是如同鬼魅一般监督着朝中官员的行为。凡是经过查办的官员,背后多多少少都会有御史台的影响在。

而且,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

这样想着,谢訦这才将目光落在一旁一直低着头的吏部侍郎萧呈身上,状似无意地问道:“萧侍郎以为如何?”

被公然点名的萧呈闻言上前一步,先是恭敬地颔首,随后便回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陈大夫说的有理,此等机构若是能为我官员所用,势必能与现有的考试制度相互辅助,为我朝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哦?”闻言,谢訦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张江,嘴角浅浅勾起一抹笑容,“那按照萧大人的意思,是认为应该留下这些机构了?”

与此同时,宾华楼

谢微凉品了一口茶,看着台上说书人慷慨激昂的模样,一双眼睛便落在不远处的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