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陛下才继位不久,周边忧患为除,如此大动作,势必会引起朝中内乱,而瑞王又在西北虎视眈眈。”
“届时,如若对方趁此机会出兵,您势必会腹背受敌。”
谢微凉虽然并没有见过瑞王,可瑞王谢舜,当年曾一度被认为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之一,又在谢訦继位之后,在西北拥兵自重。
她看过的无数古籍,都在证明一件事情:古往今来,拥兵自重的权臣或者王爷,不是被皇帝忌惮,走投无路造反;或者就是自己有野心,造反。
像谢訦和谢舜这样的,倒还真是少见。
谢微凉说完这话之后,一双眼睛便从谢訦的脸上移开,转而落在了地上。
同时,她也在心中暗暗复盘自己方才的行为。
两个字:大胆。
这边的谢微凉还在后怕着,而那边的谢訦听到这话之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开口道:“皇后谢氏,别忘记你的身份。”
虽然谢微凉回过神来,也隐约感觉到了自己方才那番话的大胆之处。
而此时的她也已经冷静下来,她才想起一件事——
自己刚才那番话,不是明摆着挑拨皇帝和王爷之间的关系吗?
真的是昏了头了。
追悔莫及的谢微凉心里想着该如何道歉,正欲开口之时,却听到谢訦这一番话,顿时怒从中来,下意识便要反驳自己有名字,不是什么“谢氏”。
然而她却在看到对方幽深的眼神之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谢氏……
皇后谢氏,乃是出自名门谢氏一族。除此之外,谢微凉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
她的祖父,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谢家。而这个谢家,便是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曾几度得到开国圣祖皇帝的嘉奖,此后更是被先帝特赐“谢”姓。
是以,在隐退之前的谢家,也就是当今皇后谢微凉的母族,可谓是无可指摘的世家大族。
所以谢微凉的“谢”,除了是权贵的象征之外,同样也可以是世家大族。
谢訦……他是想利用自己身上谢氏的名号?
想通这一点之后,谢微凉的心情这才稍微平复了些,只是转而却又多了几分担忧。
“可是谢氏一姓虽为先帝所赐,可祖父为避免争斗,早已经携全家南下隐居,族中更是以‘宁’姓自居。”
“无妨。”谢訦自是早已经知道此事,“只要世家还知道谢氏的由来,那你的‘谢’氏,便不可动摇。”
“如此一来,”谢微凉猜到了他的想法,“陛下是要,在太仪殿演一出戏?”
思绪回转,谢訦看着底下默不作声的大臣,他们在听到自己防刺的那一番话之后,一颗心显然早已经有所动摇。
而这,也正是谢訦和谢微凉的目的所在。
“不行!恕臣妾不能答应!”谢訦的耳边突然响起了谢微凉的话。
而当时的谢微凉在察觉到谢訦的用意之后,几乎是立刻便提出了反对意见:
“如此一来,陛下的威信必然会降低,那您接下来的改革更是无从谈起!”
而当时的谢訦在听到她这样说之后,眉眼微动,脸上居然又久违地露出了一抹笑容。
而就在谢微凉以为自己有可能说动谢訦的时候,却听到对方却神情温柔地摇了摇头:
“不行哦,姐姐。”
谢微凉恼怒的表情仿佛还近在眼前,谢訦的嘴角在他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微微扬起。
而这一切落在一旁站着的王诚的眼中,就显得十分的怪异了。
不过他也不能表现地太明显,只是很有眼色地将目光移开了些,紧接着便落在了位于他正前方的柱子上。
这柱子……工艺还挺好啊……
而下面的大臣当中,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坐在上面的谢訦的注意力似乎并没有落在他们身上。
然而意识到这一点的大臣们却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个轻松,反倒是纷纷低下了头,不发一言。
这时,为首的张江终于还是站了出来,表态道: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皇后娘娘此言甚是恰当。”
而听到他这样说,大殿之上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大家见状,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而张江在说完这话之后,便退了下去,同时向一旁使了个眼色。
紧接着,以礼部尚书尚真为首的其他几位大臣也相继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支持皇后谢微凉的建议。
只是在这其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在观望着,并没有因为这一部分大臣站出来而贸然表态。
而坐在龙椅上的谢訦,脸上的表情虽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可一双眼睛却是若有似无地朝着那部分并没有开口的大臣中间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