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后宫,但要考公(153)

作者:三重荆棘 阅读记录

而谢訦全然不知自己在谢微凉心中的形象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见状先是一愣,拿着筷子的手也是僵在了半空中。

过了许久,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艰难开口道:“好。”

而谢微凉听到他这样说之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随后脸上便又露出了一如既往的笑容,恭敬开口:“既如此,那臣妾便先告退了。”

短短一句话,就让想要开口说些什么的谢訦顿时沉了脸色。

谢微凉在说完这话之后便微微颔首,顺便还将方才汇报完之后随后放在一旁的奏折拿了起来,整个过程中并未注意到一旁谢訦已经黑如墨的脸色,又行了一礼之后便转身离去。

而坐在对面的谢訦全程都面无表情地目睹了这一切。

与此时心情相反的是出了养心殿的谢微凉,她偶然抬头,却望见了殿外天空的漫天繁星,心中那一抹对于工作的烦躁顿时便被这美景舒缓了不少。

突然就不想回崇德殿工作了。

这样想着,谢微凉看了一眼眼前的分岔路口,直接改变路线去了御花园。

夜晚的御花园实在美丽,现在又是春日,这里的不少花已经渐渐开了,整个御花园里都充满着香气。

谢微凉心中那抹在这里工作的念头便是在看到不远处的凉亭中生起的。

这样想着,她余光便瞥见了在这里巡逻的宫女,抬手便将人叫了过来。

第76章

“娘娘。”谢微凉倒是没有想到她随便唤来的宫女就是熟人。

来人正是因刺杀皇帝被下狱的姜贵妃宫中的宫女,只是未曾想到却到了这里。

当时身为丞相府二小姐的姜沉雁于宫宴上刺杀皇帝一事事关重大,侍卫当即便拿了人下狱,只是经过调查,此事乃是姜沉雁一人所为,故而她宫中大多宫人也是得以免除死罪。

只是上位者虽然心善,可下面的人也不乏有见风使舵之人,两相作用之下,这些从姜沉雁宫中出来的宫女虽说死罪可免,过的却也不算好。

谢微凉看着眼前这人,虽然称不上是面黄肌瘦,可有明显污渍且不得体的衣服、以及双手交叉低着头的动作——

很明显她在这里过的并不太好。

不过谢微凉纵是亲自目睹了这一切,可神情却是如常,只是轻声吩咐让她去一趟崇德殿,将自己的东西带过来。

再说这宫女原也是见过这位所谓的皇后娘娘的,对她的印象也并没有多么深刻。

只是现在,巨大的境界差异叫她下意识低下了头。

她也见过一些熟悉的娘娘,那些娘娘心善,见了她多少都会问一句她近来的状况如何。

每每到了这时候,她总是会下意识低下了头,甚至还有些怀念起先前在姜贵妃宫中,虽说那人待她不冷不热,但她却反而很享受那样的生活。

不过所幸眼前这位所谓的皇后娘娘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过于关注,又或许是她见的人太多了,压根不会记得自己这样一个小宫女。

她松了一口气。

而谢微凉在吩咐完之后便只身来到了凉亭里,目光盯着宫女离去的背影,忽然想到了什么,心中一沉。

不过她却是好久都没有见过那人了。

半个时辰后,谢微凉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各种资料,突然觉得头痛了起来。

随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恭敬地站在一旁的宫女,见她看到自己扶额时眼里下意识的惊慌,脸色露出一抹笑容:“下去吧。”

听到她这样说,宫女连忙松了一口气,随后便行礼退下。

两个时辰后,谢微凉盯着已经完成的奏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上面最后一句话赫然写着——

综上所述,建议逐步推进科举体制改革,改变官员中世家子弟占比过重的现状。

三日后的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谢訦当朝宣布要对科举考试进行改革,引发了朝臣的不小动荡。

盛国的科举制度是在其建国之初,当时的开国皇帝与世家协商,可谓是同时综合了各方的意见,故而

这套制度便被沿用至今,同时也达成了皇室与世家之间微妙的平衡。

而现在谢訦提出要进行科举考试的改革,无疑是对这些世家的一次挑战。

是以谢訦这话无疑是在朝堂这方平静的水面之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儿。

此话一出,下面不少朝臣都纷纷站出来阻止,其中又以世家之首祁家为甚。

首先发言的便是有着从龙之功的太子太傅祁同言,也正是在当今皇后的母家谢氏退隐之后,祁家才一跃成为世家之首。

这个想法实在是过于惊世骇俗,也过于着急。是以在谢訦刚刚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祁同言身为继谢氏告老还乡之后当时还是太子的谢訦的太傅,可以说是一力扶持了当时优势不算太大的谢訦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