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92)+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好。”林裕和起身,跟在温屿身后下楼梯。

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林裕和伸手握住温屿的手臂,无声护送着她。

木楼梯吱吱呀呀,伴随着两人的脚步声,呼吸声。

到了地上,林裕和神色痛楚,克制得人都几近颤栗。他亦只贪恋地微微停留,很快就松开了手。

庆喜不知从何处闪出来,手上提着一盏灯笼,昏黄的光,撕开了黑暗。

林裕和沉默了下,道:“庆喜,你送温东家回去,这段时日你也累了,就在温东家处好生歇着吧。”

庆喜神色哀戚,眼眶一下红了,嘴唇翕动着,欲将说话。

温屿笑着打断了他,道:“庆喜,你老爷都开口了,你可不许嫌弃啊!”

庆喜喉咙被堵住,朝着林裕和长揖下去。良久之后,他直起身,提着灯笼,侧身在前引路。

林裕和将温屿送出门,看着她上了马车,转身回了角门。

马车缓缓驶离,温屿也没有与他道别。

谁都讲不出离别。

就如他们都不提生死,不敢揭开那层面纱。惟有这般,方能面对深不见底的黑暗与难过。

回到书院巷,荀舫彻夜没睡,一直在等着她。闻到她浑身的酒味,他也没多问,道:“回来了,去洗一洗,好生睡一觉。”

“你替庆喜安排间屋子,让他也好好睡一觉。”温屿哑着嗓子说了声,便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去。

荀舫忧心忡忡望着她的背影,对庆喜道:“你跟我来。”

庆喜默默跟在荀舫身后,到了屋子前,荀舫停下脚步,道:“这里温静诚平时住着,你以后就与他住在一起。”

“有劳荀翰林了。”庆喜一礼下去道。

荀舫默然了下,“林伯与陈婶子也来了明州府,以后有你这个熟悉的人在,他们不至太过拘束。”

庆喜说是,荀舫拍了拍他的肩膀,暗自叹了口气,正色道:“庆喜,好好过日子。”

以前荀舫几乎不搭理他,不止他,荀舫也不大搭理林裕和,倨傲,拒人千里。

庆喜一时有些恍惚,荀舫没再多说,转身离开,朝花厅走去。

温屿果然在花厅,和衣躺在榻上,她面对着榻背,不知是醒着,还是已经睡着。

荀舫放轻手脚,将灯盏灭了几只,将苇帘卷到一半。

夏夜的风透过纱绡吹进来,夹杂花木的香气,斑竹叶沙沙响着。

荀舫坐在那里,了无睡意,一瞬不瞬盯着温屿的背影,直到天光大亮。

温静诚兄妹醒来,迫不及待要来见姑姑。荀舫将他们拦着了,示意他们别做声,压低声音道:“姑姑累了,让她多睡一阵。”

兄妹俩很是懂事地噤声,蹑手蹑脚跟着荀舫离开。温静诚好奇地问道:“姑父,庆喜住在了我的院子,他怎地不回林府?”

“以后庆喜就跟着你,不回林府了。别的事情你别多问,等你大一些的时候,我再与你说。”荀舫说道。

“噢。”温静诚似懂非懂应了声,荀舫让他们去洗漱用饭,他叫上无所适从的庆喜:“你跟我来。”

庆喜赶忙跟了上去,荀舫道:“驾车,去林府。”

庆喜怔了怔,手忙脚乱驾车,朝林府驶去。

林裕和安静地躺在床上,脸色青白,早已了无声息。

庆喜的眼泪一下流了下来,双膝噗通跪在地上,痛哭出声。

荀舫静静望着林裕和,心中堵得慌,说不出的难受。

早在京城时,荀舫就已经猜到林裕和的结局。卷入权势争斗中,全身而退的屈指可数。他是聪明人,知道该如何选择。

林裕和世故,八面玲珑,精于算计,荀舫并不喜欢他。

带回林伯与陈婶子,收留安排庆喜,来到林府,荀舫都是为了温屿。

以前与他亦无深交,只在杨六带着酒菜来绣坊的那晚。两人都多吃了几杯酒,在天井中,交谈过一次。

那晚的热闹场景,荀舫以为早就忘记,这时却历历在目。

杨六在外任上,已经从小县转为了中县县令,算是升了一等。妻子许夫人生了长女,在明州府欢场赫赫有名的杨六少爷,已经做了父亲。

彩云易散,物是人非。

由着庆喜哭了一阵,荀舫硬起心肠打断了他,道:“快别哭了,要买棺椁,收敛,寻块清净的墓地,事情还多得很。”

庆喜忙止住了哭声,强打起精神,照着荀舫的安排,收敛安葬林裕和。

林府的牌匾被悄然摘下,不知会辗转落入谁的手中。

裕和布庄亦如此,换上了崭新的锦云布庄牌匾,林掌柜等布庄的老伙计,早就不见踪影。

重新开张这日,锦云布庄包下了天香楼,宴请上门道贺的乡贤士绅,布庄客似云来,热闹非凡,明州府无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