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静诚绷着的笑脸松弛下来,眨巴着眼睛,小声地应了句好。
“妹妹你虽然年纪尚幼,平时除了玩耍,也要学着认字。”
温屿声音柔和了下来,温静训奶声奶气问道:“姑姑,谁教我认字?”
“他教你。”温屿指着荀舫,不客气给他派了启蒙先生的差使。
荀舫懊恼瞪着温屿,他就不该在这里看热闹,这个女人果然没放过他。
温静训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荀舫,撅起了小嘴,明显地嫌弃:“姑姑,他太凶了。”
荀舫不断安慰着自己,无需跟黄毛小儿计较,才没有当场翻脸。
温屿忍住笑,站起身道:“好了,大过年的,桃符还没贴完呢!大嫂,你去灶房帮忙,大哥,你将院子扫一遍!”
夫妻俩没出息,却是疼爱孩子之人。温屿非但没苛责一双儿女,还待他们很好。
蒋慧娘心头郁气稍散,起身去了灶房。温屹吸着鼻子,拿了扫帚开始洒扫院子。
荀舫走出屋,举起钟馗像,比对着温屿,一本正经道:“贴你的画像,比钟馗还能镇宅。”
温屿手上正好拿着浆糊,毫不犹豫刷了他一脸。
“呸呸呸!”荀舫直跳脚,丢了钟馗像,跑过来抢温屿手上的浆糊。
温屿提着裙子就跑,荀舫追了两步,抹掉脸上的浆糊,望着她轻快跳进屋的背影,眼里溢出了笑意。
只瞬间,荀舫笑就僵在了脸上。
她这个懒女人,自己躲了,活计都落到了他手上!
第82章
转瞬间过了年,温屹在温屿的逼迫下出去找活计。一连三天都灰头灰脸回来,看到温屿像是老鼠见了猫,吃饭都不敢抬头。
陈玉娘她们开始干活,绣坊的一应杂活都落在了蒋慧娘身上。灶房洒扫的活她都会做,只是动作慢吞吞,吃饭的人多,每天都要饿着肚皮等。
蒋慧娘也委屈,温屹更是一肚皮的苦楚。夫妻俩躲在一起偷偷哭了一场,凑在一起想了个法子。
第二天,温屿早上起来,温屹在堂屋坐着,看到她出来,脸上挤出僵硬笑,“妹妹起来了。”
“嗯。”温屿意外了下,平时温屹都躲着她,今天居然主动迎上来。
瞧他那一脸藏不住事的蠢样,肯定是打着什么主意了。
温屿不动声色,走出屋准备去洗漱。温屹眼巴巴跟了上来,她到灶房打水,蒋慧娘正在洗碗,锅中的热水用完了,她赶忙道:“妹妹等一等,我这就烧。”
“你先忙吧。”温屿怕中午挨饿,没去等她烧水,准备去打井水洗。
荀舫不在,水桶吊在井口。温屿转头对亦步亦趋跟着的温屹道:“你打桶水上来。”
温屹一愣,上前拿起水桶扔下水井,吭哧吭哧折腾一通,呲牙裂嘴提了上来。
水桶底留着比口水都少的水,勉强算是打湿了水桶而已。
温屿默默看了一会,拿起水桶扔下水井。她看过无数次荀舫打水,力气不足,技巧已经学了三成。
提了三分之水桶的水上来,温屿舀了起来,蹲在旁边擦牙。
温屹搓着手,干笑道:“妹妹真是厉害。”
温屿吐掉嘴里的水,不搭理他,又去打水洗脸。洗完脸,温屿自顾自到灶房拿早饭。锅中只有清粥,买回来的现成酱菜,两只白水煮蛋。
陈玉娘在的时候,早饭丰盛得多,如果吃粥,会变着花样做几样佐粥的小菜。
蒋慧娘洗完碗,忙着在擦拭灶台。她生怕温屿嫌弃,低着头饶到灶膛,收拾起火塘中的灰。
温屿只看了她一眼,拿着早饭去了堂屋。温屹寸步不离跟了上来,偷瞄着温屿在剥鸡蛋,他咳了声,开始诉苦。
“妹妹,我这几天出去找先生的活计,四下碰壁,每哥地方都没音信。”
温屿一言不发听着,并不说话。
温静诚被送到了四明书院启蒙,她问过荀舫,四明书院缺启蒙的先生,只是看不上他。
而且据荀舫说,温屹看不上私塾,他去的都是府学,书院这种地方。
“妹妹平时忙,要操持绣坊的买卖,还要管着绣坊的账目。妹妹也没个人帮忙,分身乏术。我看得实在不忍,不如我帮着妹妹管账,替妹妹分忧如何?”
温屿也不生气,她吞下鸡蛋,喝了口粥,平静地道:“不行。”
温屹被温屿一口回绝,顿时伤心起来,道:“妹妹,我知道你怨我,将家产折腾一空,妹妹被荀家赶出来,我帮不上妹妹的忙......”
“住嘴。”温屿沉声打断他,好生生吃个早饭,她怕消化不良。
温屹被温屿镇住,话憋了回去。
“我不怨你,只是因为你不行。”
温屿不留情面,指出了温屹的眼高手低,“我起初说过,让你去私塾找活,你去书院,府学这些地方。府学的先生,有些是朝廷派来的教渝,他们是官。其他的先生,身上至少有功名在身。你自称读过书,只能算作识字,书中的道理,你是一窍不通。教蒙童识字还勉强行,教书育人,只怕是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