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53)+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林裕和不禁一愣,问道:“你的这些图样,就这般大方送了出来?”

像是被褥套子一样,温屿很是大方地拿了出来:“匠人一看就会做,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林裕和神色复杂看了温屿一眼,嘴角止不住上扬,缓缓道:“若你拿这些图样,与匠人合计着做一批家什出来,抢占一个先字,肯定能大赚一笔。”

“家什不比衣衫,我没有本钱,亏不起。”温屿很是坦白,她并非不爱银子,只她冒不起险。

想到林裕和帮她良多,她很是豪爽地道:“你要是想做的话,这份图样送给你了。”

林裕和思索了下,道:“这也未尝不可,算你一份干股,要是赚到银子,少不了你的一份。若不赚钱,你也没甚损失。”

稳赚不亏的事,温屿实在难以拒绝。只抢占先机做一批家什,也做不了太多。

一旦家什露面,就算不得秘密,很快会有仿冒的出来,就只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

不求能赚多少的银子,能将家什的银子赚回来,就阿弥陀佛了。

温屿一口应下,“就交给你了。”

“不过,你这家什,好似过于清淡了些。”林裕和斟酌着道。

“我为了省银子,又想要好些的木材,做得快一些,便省去了费时费功夫的雕花。”

温屿忍不住双手一摊,无奈地叹息,“都是穷的罪。”

林裕和笑看着她,她一脸哀怨,却又落落大方,从未因着穷困而拘束不自在。

见她抬头看来,林裕和收回视线,道:“走,我带你去看木材。”

卖木材的石磨巷临近码头,从各地运来的木材,在码头下船之后,力工帮着装卸,送到木材商的库房。

林裕和带着温屿走近最大的贺氏木材行,胖乎乎的贺东家迎了出来,眼神在温屿身上来回打转,与林裕和打着招呼。

“这是巧绣坊的温东家,她准备来选些木材做家什。”林裕和说道。

“哎呀原来这就是温东家,久仰久仰。”贺东家虽不认识温屿,却听过她的大名,当即正色抬手见礼。

温屿福身还礼,笑道:“有劳贺东家了。”

贺东家忙道不敢,“庆喜先前来打过招呼,做得一手好木工的,我认识好几个。平时他们手上有活计,近来能有功夫的,就只有老魏。温东家放心,老魏从小跟着他阿爹学木工活,已经做了四十多年,手艺在明州府,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将老魏夸了又夸,“老魏的匠作坊就在打铁巷,你们可以去看看他作坊的活。”

打铁巷与石磨巷就隔着一条巷子,这条巷子多卖家什,木工匠人的牙行也在此。若是有修新房,修等需要木工的活,可来牙行,他们手上有熟悉的人可以推荐。

温屿来过打铁巷看家什,魏家家什铺也进去过,家什做工精湛,雕花栩栩如生。

“老贺,你去将老魏叫来,我有些生意打算与你们商议。”林裕和道。

老贺听到生意,赶忙叫来大儿子贺大郎,“你亲自去走一趟,将老魏请来。”

贺大郎去找老魏了,几人一起先到后面库房看木材。各式的木材堆在一起,除去常见的松木杉木杨木柳木榆木榉木等等,还有贵重的黄花梨,鸡翅木,酸枝木,紫檀木。

更贵重的楠木乌木,贺氏木材行只摆着一段木材样式,有客人需要下了定,他才会去寻来。

大周的紫檀花梨木,多来自交趾等番邦,因着路途遥远,只路费就是天价。温屿对木材所知甚少,她玩过小叶紫檀的珠串,除去会掉色外,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

有些不良商人可能染色以次充好,但那股香气,却很难冒充。温屿手指捻着紫檀木的切面,看颜色,紫檀木应该放置了一段时日,指尖只留下淡淡的颜色。她凑上吸气闻了闻,鼻尖钻进淡淡的檀木醇厚香气。

林裕和在旁边笑看不语,贺东家哈哈笑道:“温东家是个懂行的,你尽管放心,我不做那些丧良心的买卖。贺家木材行从我祖父开始,到我手上已七八十年,我断不能让祖宗基业败在我手上。”

温屿笑道:“我相信贺东家的木材是真材实货,我买不起,又难得见到,才要多看一看。”

贺东家倒不介意,道:“花梨木便宜些,还有榉木做成家什也不错,丰俭由人,我反倒巴不得所有客人都如温东家这般直率,省得带着看了一大堆,最后支支吾吾,给不出个准信。”

温屿最喜紫檀木,黄花梨等其他木材,她其实不大喜欢,又贵又老气。

她在库房转悠,看到角落对着一些闪着金光的木块,顿时眼前一亮,走过去拿起来闻了闻,问道:“贺东家,这个可是香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