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50)+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温屿扔下衣衫,荀舫将水倒进木盆,边挽衣袖边蹲下,拿起她的衣衫开始搓洗。

平时荀舫只愿意替她洗外衫,可这是她的里衣.....

温屿看得目瞪口呆,荀舫头也不抬,不耐烦地道:“怎

地,你是怕我洗不干净,要在旁边亲自盯着?”

“呵呵。”温屿干笑了声,转身愣愣离开。走了几步,她回过头看去,荀舫低头搓洗着衣衫,姿势熟练。

洗漱之后用过早饭,荀舫衣衫也洗好了,拿到房屋西侧的屋檐下晾着。

温屿本来今天打算去找林裕和买木材,她实在没劲,打算待有力气的时候再去。

回到堂屋,温屿看到荀舫摊在桌上的画,她盯着看了半晌,画很复杂,热闹,一时没能认出是什么画。

“你这是画的什么?”见荀舫进屋,温屿指着画问道。

“麻姑拜寿。”荀舫擦拭干净手,放下衣袖走过来坐下,好奇问道:“你不认识?”

“不认识。”温屿在一旁坐下,道:“你画这个作甚?”

“有人托我画,他祖母六十大寿,给他祖母做寿礼。”

荀舫左右欣赏着话,得意地道:“怎样,我的画可是巧夺天工?”

“太热闹,太匠气,感受不到发自肺腑的喜悦。”温屿大言不惭地提出批评。

荀舫呵呵冷笑,将画笔递给她,“真是好大的口气!你来你来,让我看看你灵气逼人的画技!”

“既然你问我,我不提出一些意见,岂不是显得我很没本事。反正坐着说话不嫌腰疼。”温屿趴在桌上,很是实诚地道。

荀舫笑了起来,道:“二十两银子,我画出值三十两银子的画,他白白赚到十两,也算是我不计较,大方。要是我画出值五十两银子的话,我就是傻子。”

“这幅画要二十两银子?”温屿惊诧不已,顿时更郁闷了。

绣坊要赚二十两银子,绣娘要绣得眼珠子都掉下来。怪不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但笔墨纸砚贵,字画也贵,名人字画更是价值千金。

“分给你十两。”荀舫瞥了愤愤不平的温屿一眼,淡淡道。

“好画!真是好画!”温屿立刻撑着桌子直起身,真诚而澎湃地夸赞:“荀公子的字画,真是巧夺天工,流传百世!”

荀舫哈哈笑起来,不客气道:“十两银子而已,温大东家,你也太没骨气了。难道你昨日去林裕和的筵席上,没有做成买卖?”

“有眉目了,银子没到手,还不能算。”温屿将昨日在林裕和筵席上的事情简要提了,转头往屋外看去,“不知汤七娘子何时能来。”

“锦绣坊罗员外的妻子郑氏?”荀舫没问生意,拧着眉心道:“你当着众人的面给她没脸,便是让罗员外没脸......林裕和替你出面处置了?”

“他让庆喜送了郑氏回去,说是让我不要担心,他会处理好。”温屿说道。

“林裕和.....”

荀舫停顿下来,转而道:“我去过梁逊生的戏楼听过一次戏,估计戏都是他亲自所写,唱词绮丽,哀怨缠绵,借男女情爱抒发心中抑郁不平,很得读书人喜欢。你莫要与他开口便是价钱,生意,要尽量文雅些。戏服的价钱不会太贵,你莫要抱太大的期望。”

“我知道。巧绣坊现在的规模太小,我打算多添两个绣娘,手艺与黄氏差不多就行。接一些便宜的活,赚些小钱养梁牙人那边送来的女童。”

温屿说了句,生气道:“你何时去了戏楼,怎地不叫我一起去?”

“我是被拉着去听戏,林裕和给你亲自唱戏,你难道还没听够?”荀舫斜撇过来,冷笑道。

“林裕和的唱词太悲了。”温屿想到夜里的梦,闷闷不乐道。

“你别思虑过重,梁逊生戏楼的戏大多如此。世人多不如意,何来那般多的欢喜圆满。”

荀舫的话,透彻清醒。他默然片刻,道:“我昨日去了墓地上了柱香,去了我们坠河之处。那边的路宽敞平坦,坠河的事情一看就是荀柏故意为之。只要找到当时的车夫,事情就能水落石出。”

“你打算找荀柏复仇,还是你想回到原来的地方,找到回去的路?”温屿不禁一愣,怔怔问道。

“荀五郎,还有原来的温氏,这是两条活生生的人命,他们罪不至死。我想了结此事。”

荀舫望着外面雨蒙蒙的天,点头承认了,惆怅道:“我确实想去看看,究竟能否回去。”

既然他还在,就没能找到回去的路。温屿皱了皱眉,道:“以荀柏与张氏的性子,肯定错漏百出。找到车夫,只一点银子就能撬开他的嘴。关键之处,要是你复了仇,你便要回到荀氏。荀家就是一团臭污泥,沾上就甩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