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49)+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林裕和叫庆喜进来安排了下去,两人坐着说了一会话,庆喜与方嬷嬷一起进来摆好杯盘碗盏,去厨房提来饭菜。

清蒸鱼新鲜,青虾做成了茶香虾仁。炒莲藕鲜嫩,加上一道老鸭汤,一碟糟鹅信,一碗鸡头米桂花汤羹汤,丰盛极了。

林裕和问道:“温东家吃什么酒?”

“你吃什么酒,我陪着你吃一杯就是。”温屿前些时日吃醉酒的难受历历在目,她本不想吃酒,还是没有拒绝。

林裕和看了眼温屿,选了最温和的果酒,“我也不喜吃酒,随便吃一杯就是。”

最后两人都只吃了一杯,饭后吃了茶,林裕和送温屿往外走,秋夜晚风阵阵,桂花的香气霸道,将其他花木的清香都压了下去。

林裕和想着白日杨六酒后的那些话,他侧头看向温屿,状若无意问道:“不见你回去,荀郎君可会担心?”

“他知道我今天来赴宴,难道你府上是鸿门宴不成?”温屿笑着道。

林裕和也笑起来,顿了下,道:“夜里安静,你可要再听一曲戏?”

温屿愣了下,问道:“可是你唱?”

林裕和点头,道:“我只算是喜欢,唱得不算好。”

温屿来了兴趣,反正她先前吃得有些撑,饭后听戏,当做是消食了。

“好啊好啊,能听到你唱戏,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事。”温屿抚掌笑道。

林裕和吩咐了庆喜几句,让他先去准备。两人慢慢说着闲话,一起来到白日听戏的园子。

下午听戏时搭起的戏棚还未拆,温屿坐在台下,林裕和穿过小桥,去了戏台那边。

戏台两边,升起了几盏灯笼照着戏台,没一会,林裕和走上戏台。他换了一身素净的白衣,腰间未系腰带,站定一甩衣袖,长长的水袖随风飘荡。

叮叮咚咚琵琶声起,林裕和开始唱了起来。夜里安静,他的声音如其人,温和得似春风拂柳,如轻语呢喃,回荡在夜空中。

温屿没有戏牌,她只听清楚了几句:“回首孤城,依约青山拥。西风送,戌楼寒重,初品梅花弄。”。

夜空繁星拂过,木芙蓉在树梢影影绰绰,菊花只剩下团黑影,河中水面浮起点点波光。

温屿看不清台上林裕和的脸,他唱得极为专注,仿佛成了戏中人。一字一句,皆唱着平生的悲欢离合。

“平生踪迹无定著,如断蓬。听塞鸿,哑哑的飞过暮云重.....”(注)

一曲了,琵琶声停。台上的灯笼次第熄灭,林裕和隐入黑暗。

温屿坐在那里望着对岸,久久失神,莫名悲凉。

曲终人散了。

第75章

回到绣坊,堂屋亮着灯,荀舫还未歇息,正在伏案画画。

温屿洗漱完进门,他抬眼看来,说了句回来了,便低头继续忙碌。

参加筵席只是吃吃喝喝,温屿依旧觉着疲惫,她嗯了声,一言不发朝东屋走去。

荀舫皱起眉,盯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终是什么都没说。

躺在床上,温屿却又睡不着了。眼前总是浮起林裕和站在台上孤寂的身影。

不知过了多久,温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她做了梦,梦中木芙蓉花瓣凋落河中,随着河流缓缓飘走。红色花瓣流出血来,瞬间染红河流,血浪翻滚蔓延,如洪水一样奔袭而来。

温屿吓得大叫,蹭地翻身坐起来,不断喘着粗气。

“温屿,温屿。”荀舫在外面敲门,焦急地道:“你怎地了?”

屋顶瓦片上雨滴叮咚,天气暗沉,屋内也昏昏暗暗。

温屿发现是梦,她长长舒出口气,哑着嗓子答了句没事,“我做了个梦。”

荀舫稍许放了心,在门外站了会,听到屋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转身回去坐下。

温屿身上衣衫已经被冷汗浸湿,黏黏糊糊很是不舒服。她趿拉上鞋子下床,准备去拿身干爽的换上,发现全身酸软无力。勉强穿戴好,连头都懒得梳,只拿了根布带系在脑后,蔫答答抱着脏衣衫走了出门。

荀舫朝她看来,见她神色萎靡,不由自主走上前,紧盯着她上仔仔细细打量,伸出手去探她额头。

温屿头往后仰,不高兴嘟囔道:“你作甚?”

“你别躲,我看你可有发热。”荀舫长臂一伸,一手挡在温屿的脑后,一手贴上她的额头。

“还好还好,没有起热。”荀舫收回手,松了口气,低头看着温屿抱着裹成一团的衣衫,道:“既然不舒服,就先放着吧。”

“这个天气,不洗的话会变臭。”温屿有气无力地道。

荀舫忍了又忍,道:“你先用水泡着,快去吃早饭。”

温屿不想说话,拖着腿往外走去。荀舫看了又看,跟着来到井边,拿来木盆放好,打了桶水上来,道:“丢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