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48)+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这次是借林嫔有身孕之事办了赏菊宴,宾客非富即贵。温屿前来,算是凑数了。

林裕和道:“罗员外伤了腿,今朝没来,先前我让庆喜将郑氏送了回去,与罗员外交代了几句。你放心,罗员外称不上君子,他是个明白人,近来不会找你麻烦。”

“有劳林东家了。”温屿赶紧道谢,见林裕和太累,犹豫着想要告辞。

“温东家今朝戏可听得高兴?”林裕和笑问道。

“很热闹。”温屿含蓄地道。

“筵席就是只图个热闹,一些好的戏,在筵席上演不太吉利。”林裕和仿佛看穿了温屿的想法,无奈地解释。

既然林裕和提到戏,温屿趁机道:“主要是在我,欣赏不了好戏。我尽在看戏服了。不知林东家与戏班的班主可熟悉,他们的戏服是自己,还是交给绣坊去做?”

林裕和挑眉,温屿看戏,只怕不在戏上。他忍俊不禁道:“你想做戏班子的买卖?”

温屿坦白道:“不全是,戏班子要考虑到成本,他们的戏服不算贵,除去名角,其他人的穿着,连我都能看出不值几个钱。以巧绣坊的情况,只做几个名角的便足够。”

“你考虑得很是周全,除去教坊司,几个有名的戏班,其他戏班都很穷,戏服皆自己缝制,破了缝缝补补再穿,几年都不会换。今朝我请的是梁家班,你可听过梁逊生梁班主?”

林裕和见温屿摇头,道:“梁班主原是犯官之后,没入了教坊司做乐师。后来梁家平反,只亲人都不在了。梁班主心灰意冷之下,没回去读书考功名,组了一个戏班子,到处卖唱。后来戏班打出了名号,在大周都赫赫有名。京城的权贵太多,梁班主干脆留在了明州府。梁家班有自己的戏楼,就在瓦肆里,每天开唱,一座难求。”

今朝林裕和能请到梁家班来林府唱堂会,两人肯定私交颇深。果然,只听他道:

“我喜欢戏,与梁班主交好,闲暇时也会唱一唱。梁家班戏服的布料都从裕和布庄买,新人小角色的戏服,都由他们自己做。戏班养着两个绣娘,名角的戏服,皆由绣娘做。”

温屿遗憾不已,道:“如此一来,那巧绣坊做不成他们的买卖了。”

林裕和笑道:“非也,梁班主一心扑在戏班上,无论伶人,乐师,唱腔,甚至妆容,戏服,都要亲自过目。戏班的戏服并非经常换,绣坊也兼接别的活,有时难免疏忽,梁班主早就不满意了,想要换绣娘。”

“梁班主事事亲力亲为,连细节都不放过,怪不得戏班能这般成功!”温屿霎时高兴起来,为了买卖,吹捧张口就来。

林裕和失笑,道:“戏班经常出新戏,根据角色不同,戏服也不尽相同。巧绣坊恰也是如此,你与梁班主定能投契。这些天他嗓子不好,过两天我请他来吃茶,将他引荐给你,你自己去与他谈。至于这笔买卖能否做成,我就不敢保证了。”

温屿起身郑重福身道谢,道:“有劳林东家,你帮助我良多,这份恩情,我定会铭记在心。”

“你又与我客套了。”林裕和摆手,自嘲笑了声,道:“平时我总随手结个善缘,想着有朝一日能用上。我算得上哪门子的恩惠。”

“即便如此,肯结善缘的人也难得一见。就好比我,我做买卖以来,算计着得失,一个善缘都没结到。”

虽是在安慰林裕和,温屿想了下,她确实如此,连阿山都与她渐行渐远。

后世的人讲究利益得失,所谓的你来我往,连朋友都讲究平衡,恨不得用计算器算得一清二楚。究竟是保持了自我,还是锱铢必较,温屿一时也茫然了。

“你家什之事可有想好?”林裕和见温屿神色茫然,静静看了她一会,问道。

“我已经画好图样,找到匠人算过需要的木材后,劳烦你帮着我一起去挑选。”温屿回过神,说道。

“做木材买卖的人,他们对这些最熟悉不过,我让庆喜走一趟,去替你打听打听。”林裕和道。

温屿见林裕和轻易解决了她的麻烦,她不由得道:“要是换做我,没头苍蝇一样去找,指不定吃亏且不提,不知要找到何时去。”

林裕和笑笑,道:“时辰不早了,你留下来用饭吧。杨六他们钓了几条鲜鱼上来,留了两条给我。我让人去捞些虾。鸡头米与嫩藕正新鲜,没甚好菜,就吃个鲜。”

要是换做平时,温屿肯定想着林裕和太累,知趣地起身告辞。现在她的想法有所改变,他亲自安排了菜,要是她离开,反倒成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好似,她对荀舫也是如此。

温屿神色讪讪,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