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47)+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温屿见生意来了,心中不由得窃喜,细细解释道:“不瞒七娘子,绣坊主要是做一些客人指定的绣活,好的绣娘也难寻,人手少,接不了太多的活计。看七娘子要做何种样式的绣活,若是衫裙的话,先要确定七娘子打算拿出多少银子,我再根据七娘子的身形,气质,选出适合七娘子的布料,画出花样,交由七娘子确定,等七娘子满意之后,才开始做。每身衣裙都有单独的花样,保管七娘子的衫裙,在明州府独一无二。”

汤七娘子听到独一无二,双眸愈发亮晶晶,按耐住兴奋,道:“我知道了,等我回去与姑祖母说过,再来找温东家。”

温屿笑着点头,与汤七娘子以及许氏几人屈膝福身道别,朝在湖那一头查看钓鱼用具的林裕和走去。

林裕和见到温屿过来,他丢下鱼竿,交代了管事几句,迎着她走了过来。

“对不住......”两人一起说了出来,旋即一起停住,彼此都笑了。

林裕和道:“我起初考虑过,郑氏会为难你。后来又想,此事迟早会发生,你不如早些解决为好。罗员外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与他去说。”

“原来万芳楼找上门,让我替楼里的清倌人做梳笼穿的衣衫,我没答应,以后都不打算做花楼的生意。绣坊做的是有钱人买卖,贵妇小娘子们的买卖,我不能再丢了。郑氏要是不断我的买卖,随便她如何说,我都不会搭理她。”

温屿解释了,屈膝福了下去,诚恳地赔不是,“搅和了你的筵席,确是我的不对。”

林裕和忍着笑,难得促狭道:“倒不算搅和,我反倒得感激你,我无需再穿那些丑衣衫。”

温屿神色讪讪,心道都怪荀舫,近墨者黑,她本是温和之人,受他影响变成了毒舌。

前院还忙,林裕和道:“快开筵席了,等下吃过饭再听戏。我选了几场热闹的戏,看你可喜欢。”

温屿来到大周,只看了场胡炫舞,听到戏曲很是赶兴趣,不禁期待起来。

回到花厅,郑氏不在。午饭时也不见她回来,花厅众人不时朝温屿偷看,估计都知道了水榭边的争吵。

温屿也不在意,神色坦然用过饭,略微坐了一会,随着众人来到戏台前。

戏台搭在水中,岸上的一排木芙蓉,如天上的红霞盛放。

温屿翻看着戏单,上面写着大曲,采莲队。她看得一头雾水,完全不解。

随着鼓乐声响起,女伶端着莲花莲叶莲蓬,排成两队边唱边舞上台,她方懂了几分。

不过,温屿并没有看戏,她盯着女伶身上的衣衫,暗戳戳开心得搓手。

生意又来了!

第74章

大周的戏曲与温屿想象的不同,无论是形式,妆容,装扮,都比较寻常。妆容只比寻常人浓一些,并无浓墨重彩,繁复的服饰。

林裕和安排的戏以热闹为主,多为踏舞,如采莲舞之后又有剑舞。中间穿插着逗人乐的滑稽戏,最后是一场正杂剧,开始有唱腔唱词。

这时候的戏曲多用琵琶,筚篥,筝,嵇琴等乐器,拍板控制节奏。兴许大周尙无十二平均律,加上五声音阶,在温屿听来过于单调。含蓄留白多了,少了强烈的冲突。

戏台建在水上,就是考虑到传声。只台上的乐器响起来,若无戏单,台下人听得不仔细,差不多只能听个响。

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汤七娘子与许氏在她身边听得很是专注,随着台上之人的喜悲而动容。

幸好温屿能研究戏服,坚持到了最后。大家纷纷道别离开,汤七娘子还不忘拉着她的手,道:“你且等着我啊!”

温屿笑着应下,等她们都离开之后,她也准备去向林裕和告辞。这时庆喜走了过来,笑着道:“温东家,老爷在送客,老爷说,请温东家稍微等一等。”

正好温屿也想问林裕和戏班的事情,跟着庆喜来到一间临水的花厅歇息。花厅的窗棂卸下,为了防蚊蝇,蒙了一层极薄的纱绡。

凉风轻拂,吹来临水怒放的菊花木芙蓉香气。茶水香浓,点心可口,温屿依靠着软榻,舒服得直喟叹。

她以前的目标是买一口铁锅,后来的目标愿望越来越大。

书院巷的宅子已很不错,直到看到林裕和的宅子,温屿才看清,她的绣坊,生意在明州府,真真是不值得一提。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林裕和急匆匆前来,连声抱歉道:“对不住,将将把他们送走,让你久等了。”

看到林裕和疲惫得直揉眉心,温屿咋舌道:“还是你厉害,换做是我,早就躺下了。”

林裕和吃了口茶,无奈道:“每年的节庆多,筵席也不停。为了人情世故,没法子,我每年总要请两三场,咬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