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40)+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黄麻子神色不悦,还是忍着听了下去:“没法子,这是朝廷的旨意。温东家又是卖宅子,又是买新宅,哪能没银子了。”

温屿接连唉声叹气,片刻后道:“这铺子开不下去,以后就要靠着卖宅子那点钱养老。要是遇到点事,那点银子能抵什么用。唉,黄爷既然来了,也是没法子。黄爷的面子我不能不给,节衣缩食挤一挤吧。”

说完,温屿掏出荷包,将里面的铜钱碎银子倒出来,凑了一两给黄麻子:“黄爷你收好。”

黄麻子拿到银子后,脸色一下好转,还破天荒说了几句吉祥话。

送走黄麻子,温屿关上大门,琢磨着回后院。

既然黄麻子开始来收摊派,看来林裕和布税的事已经搞定了。过几天就要秋闱放榜,他宴请的时日也到了。

温屿暗暗下决心,在

他的宴席上,定要做成一笔买卖!

回到堂屋,荀舫难得在桌上摆出书本笔墨纸砚,正在埋头写字。

温屿惊讶不已,凑上去一看,他正在写文章,抚掌哎哟道:“真是难得啊!”

“闭嘴。”荀舫拿眼角斜了温屿一眼,哼了声,“昨夜我背了你回来,你不感激,还在一旁说风凉话,你没良心。”

温屿疑惑地打量着荀舫,“就你这身板,你能将我从书院巷背回来?”

“你这是承认自己胖,太重了?”荀舫反唇相讥道。

“你该反省自己不够强壮,不该认为我胖,重。”温屿对自己的身形很自信,再说她根本不胖。

荀舫被温屿气笑了,拿起笔伸向她的脸,“走开,别在这里打扰我!”

温屿闪身躲开,想到林裕和的衣衫工钱还没算,顺道坐下来,计算起收多少银子才合适。

荀舫见温屿咬着笔头在那里发呆,闲闲问道:“你遇到了何难题,说出来我帮你解决。”

温屿瞥了他一眼,纠结地道:“收多了吧,我怕林裕和心里不舒服。毕竟他是照顾铺子的买卖,反倒还要多花钱。收少了吧,不止是我,玉娘与黄氏的收益都不能保证。你以为,我该收多少银子比较合适?”

荀舫沉吟了下,道:“你每身衣衫分开收银子,花费的功夫多,就收多一些,简单容易的绣花,就收少一些,打个比方,要是一身衣衫,陈玉娘要用一个月才能做好,保证陈玉娘每个月的工钱不低于几两,加上你的利,就是林裕和要出的工钱。”

温屿为难地道:“我先前也是这般考量。林裕和的衣衫布料不算太贵重,工钱却出得不少,如此一来,他可会心有芥蒂?”

荀舫不客气道:“你着实想太多。你该担忧的是,你做出来的花样,他可会喜欢。毕竟陈玉娘的手艺在,只绣活一样,她对得起收益。要是林裕和不满意,就是你花样的问题。”

温屿翻了个白眼,神气十足道:“我的花样,保管天下无双,谁不满意,就是谁的眼光问题。”

荀舫哈哈,嘲讽浓得簌簌往地下掉。

各花入各眼,有人喜甜,有人喜咸。话虽如此,温屿本身绝不会真这般想。她继续咬着笔头发呆,片刻后道:“我先将花样拿给他看,等他满意之后,再开始让陈玉娘做。这样一来,大家都满意,岂不是两全其美!”

荀舫头也不抬道:“可。”

温屿当即放下笔,“玉娘方才开始做,我将画好的花样拿去给他看,要是他不满意,也好及时修改,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

荀舫皱眉,见温屿已经进了东屋,等她拿着花样出来,他只道:“早些回来。”

温屿随口应了声,打量着天色,雨细细密密下着,心道该买把雨伞了,她抬手蒙住头,往外跑去。

荀舫本来要她戴斗笠,见她已经跑得不见人影。几步路到巷子口就能找到驴车,毛毛细雨也无碍,便没有管她。

到巷子口,恰好一辆驴车经过。温屿坐上车,随手拍掉头上的雨珠。到了裕和布庄,雨下得大了起来。她下车拿出荷包会账,发现先前她给了一两的摊派银子,荷包里只剩下五个大钱。

来裕和布庄要三个大钱,如今只剩下两个大钱,等下回去的车钱都不够。

不过回绣房可以拿钱,温屿也没在意,进了店堂,相熟的伙计热情迎上前,道:“温东家来了。”

温屿笑着与他打招呼,见林掌柜不在,问道:“林掌柜可是在忙?”

“林掌柜与林东家都在后院,温东家可是要找他们?”伙计问道。

温屿点点头,“我找林东家有些事。”伙计便带着她去后院客房,上了茶水点心,道:“温东家稍微等一等,我去回禀一声。”

“我没事,等林东家得空时再说。”温屿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