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21)+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温屿扫了一圈,看到货郎也在人群中看热闹,指着他们道:“以前秦氏带着女儿妞妞,跟着我一道前来卖过扇面。我待秦氏如何,待她女儿妞妞如何,这几位货郎都看到过。”

货郎们与温屿卖的东西不同,彼此无冤无仇,他们的确见过带着女儿前来买扇面的妇人,温屿还在货郎摊上买了零嘴给妇人的女儿,于是纷纷替她做了证。

“温东家好心着咧,自己舍不得吃,都给了妇人的女儿。”

温屿朝他们颔首致谢,继续说了下去。

“我阿爹是读书人,更是举人。我幼时经常见到阿爹深夜埋头苦读,写秃的笔头,装了满满一箱。写完的纸,堆了半间屋。阿爹手指写出厚茧,常年伏案读书,一动身子骨骼都咯咯响。”

辛苦读书之人莫不如此,对温屿的话深以为然,还有人不由自主活动着身子胳膊,果然听到骨骼咯咯作响。

温屿神色严肃,更加高亢激昂道:“你们的付出,努力,勤勉,聪慧,却被归为运道。你们甘心吗?你们寒来暑往,数十年一如既往的苦读生涯,全部不值一提了吗?”

杨六不知何时来了,他站出来大喊道:“我不甘心!‘

秋闱带来的压力,读得头晕眼花的书生们,热血瞬时上涌,跟着大喊。

“不甘心!老子多年苦读,是老子应得的!”

“老子也不甘心,老子这十几年天天被催促着读书读书,关运道屁事!”

林长善也在人群中,听到书生们不顾斯文,粗话浑话连篇,眉头蹙起,旋即又松开。

他当年也一样,哪有人不认真学习,只靠着虚无缥缈运道能高中。

要是落榜,八成是贪玩不用功,书读得一塌糊涂。余下两成,看出身门第。

韩盛林面白如纸,不安地张望。他敏锐察觉到,温屿四两拨千斤,将事情引入到了另外的地方。

“陈玉娘就是六亲不靠,她克死了好几人,谁沾上她谁倒霉,她绣的书签万万不能用!”

本来激动的书生被韩盛林一喊,又回到了陈玉娘的八字身上。

有信这些者,自是绝不肯靠近半分。不信的人,也对此避而远之。

毕竟科举重要,容不得丁点的闪失。

温屿正色道:“凉州安宁两地接连遭灾,身为大周的子民,同胞受苦受难,我当尽一份绵薄之力。巧绣坊迄今为止未曾开张,铺子没甚进项,我只能做些书签,打算将卖掉书签得来的银子,买些布匹,托裕和布庄林东家赠与他们。这些微不足道之事,我本不想提,实在没法,只能如实告知。

她拿起枚书签,缓缓想着众人展示过去:“这些书签,字画是夫君所做,针线是出自玉娘之手。玉娘的绣工高超,她的绣品,千金难求。然而,我最为佩服的是,乃是玉娘的坚韧,善良,她的仁慈心胸,不曾因为自己受到不公的对待,怨天尤人,始终心怀大义。她不会说话,因为世人的偏见,不允许她出来说话。子不语怪力乱神,神仙菩萨在天上,恶魔却在人世间!”

众人鸦雀无声,有人脚下踩着书签,悄然挪开脚,偷偷躲开了。

温屿对着韩盛林,神色淡然说道:“如你此等无用窝囊无耻之徒,你不配提玉娘。刚才夫君那一拳,便是替玉娘不平,作为读书人,与你划清界限!”

荀舫动了动,面无表情继续充当温屿的护卫。

温屿收起了书签,道:“你们信不信自随你,我反正不信,这些书签我亦不会再卖,夫君三年后也要参加秋闱,正好留着给夫君用。”

三年后要科举的夫君荀舫,缓缓转过身,仰头看向她。

温屿无视他的咬牙切齿,密切注意着大家的反应。

听到荀舫要科举,有人诧异不已,认识他的人质疑道:“荀五郎也要科举?”

“书签上的字画是荀五郎所做,以前温氏卖的扇面也大多出自他手。无论字还是画,都堪称一绝,比你高出不知多少倍。”

有人低头看向被踩得脏污的书签,上面的字迹依然遒劲有力,一眼就能看出功力深厚。

“她自己的夫君要考功名都不忌讳,只

用了陈玉娘的针线都会被克的话,的确太过玄乎了。”

杨六呵呵嘲讽道:“哪有什么克不克,自己倒霉没出息,随便找借口罢了。陈玉娘的绣活价值千金,你想克,只怕没钱,克不起!”

有人听得大笑,扯着杨六道:“好你个杨六,你有钱得很,被克得起,要不你去试试?”

杨六与陈玉娘关系深厚,要真会被克的话,他估计已经死了无初次。他压根不相信这些,想都不想走上前,道:“温东家,书签你不卖,看在你我老交情的份上,送我两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