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115)+番外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荀舫虽没听过负能量的说法,前后一想就明白了,不紧不慢道:“你看,像我这样的男子,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到。温屿,你看我给你做牛做马,你该好生供着我。”

“行,我明天去买香回来,早晚都给你烧了上贡。”温屿爽快地答应了。

“滚!”荀舫拉下脸骂她。

温屿见荀舫不高兴,她瞬间高兴了,哈哈笑着回屋了。

翌日,玳瑁拿着一包银子,并一个匣子到了巧绣坊,还带来了杨六的话:“温东家,少爷说,两身衣裙共三百两,少爷已经付了一百八十两的定银,余下的一百二十两少爷一个大钱都不少,全部付清。”

银子全部是十两银锭,一共十二锭,温屿每锭都咬了一口。

她也不知咬银子如何验定真伪,以前她看到有人咬,她也随大流咬一口 ,验定真伪。

温屿很是客观,从不牵连他人,对玳瑁很是和气,笑着道:“玳瑁,辛苦你了。”

玳瑁昨天见到温屿气势汹汹骂杨六,对她很是发憷,嘴角牵了下,打开匣子道:“温东家,这时少爷送来的中秋礼。”

匣子中装着石榴,葡萄,大枣等鲜果,雪白软糯的糖饼,蜜酥,五仁月饼,琥珀蜜等点心。

温屿闻着香甜的滋味,顺手拿了只石榴递给玳瑁,再大方地让他选喜欢的点心吃。

玳瑁只拿了石榴,塞了颗琥珀蜜在嘴里甜着,才鼓起勇气将接下来的话说了下去。

“少爷说,温东家是母大虫,但少爷胸襟宽广,不与温东家计较。少爷说,盼着温东家看到后,能感到羞愧,赔礼赔不起,给少爷赔个不是就行了。”

杨六其实是在给温屿台阶下,她也就顺势道:“行行行,我不与他计较了。”

玳瑁听得瞪大眼,这是哪门子的赔礼道歉?

不过,他只是个传话跑腿之人,哪敢质问温屿,差事办完,忙不迭告辞了。

银子中秋礼拿到手,温屿既高兴,又犯愁。

过年过节要走人情,彼此送礼。杨六那边她肯定不会回礼,要送礼的却有几处。

林长善那边要备一份稍微厚重的礼,林裕和知道她穷,送些鲜果他也不会计较,但这份礼必须到。

另有一处是黄麻子张三儿,两人是地头蛇,开门做买卖,拿钱买清净,他们那边也不能落下。

其余的便是黄氏陈玉娘,还有阿山。

温举人还在世时,过年过节都会给她们额外犒赏。现在黄氏算是绣坊的忠诚员工,这份礼不能少。

陈玉娘与他们住在一起,除去绣活,连绣坊做饭洒扫的杂活都包揽了。

温屿琢磨了一会,打算去裕和布庄买两匹跟她一样的陈绸布,黄氏陈玉娘各一匹。她们自己拿去做衣衫。

另外再买些月饼点心,分别送给阿山与黄氏。

温屿考虑好,回屋放好银子,再回到正堂时,发现荀舫已经将琥珀蜜吃了大半。

“吐出来!”温屿扑上去,将匣子拖到自己面前,怒瞪着荀舫道。

荀舫朝她翻白眼,道:“天气热,这些不能久放,你藏着仔细坏了。”

“谁说我要藏着了?”温屿清点着匣子的果子点心,琥珀蜜是核桃裹了蜜炸,一看就很贵。现在只剩下一点,已经拿不出手。

“这些你拿去送给林山长。”温屿拿了桑皮纸,将琥珀蜜捡出来包好,大方再给了荀舫两颗,其余的她准备拿去让陈玉娘黄氏都尝尝。

荀舫盯着温屿手上的桑皮纸,道:“你赚了大钱,适逢中秋,你至少得去买几只螃蟹,一壶黄酒,再买些琥珀蜜回来,晚上喝酒赏月正正好。”

“中秋时的螃蟹不肥,还贵。要吃蟹,得等到秋风起时。”温屿自动忽略了荀舫的其他要求,将匣子交给他,“趁着新鲜,你赶紧去跑一趟,早去早回,接下来你还要去两处。”

荀舫扬眉表示疑惑,温屿将送礼的打算说了,“等下你再去黄麻子张三儿他们家跑一趟,明朝就要去卖数钱,这两个瘟神赶紧上贡,省得他们又上门来找麻烦。”

温屿将琥珀蜜拿与黄氏陈玉娘尝了,她与荀舫分头前去忙碌。

到了果子点心铺,温屿问过价钱,心头直流血。

过节时的果子比平时要贵,而且还不能尝,也就无从知晓是甜还是酸。

仅仅从大小以及新鲜来看,稍许好些的葡萄,一斤要五十个大钱。石榴与梨分别为三十,十五个大钱。枣便宜些,一斤也要十个大钱。

果子还好,温屿想起还有林掌柜,她每种果子各自买了二十斤,一共花去八钱四分银。

点心就贵了,两枚铜钱大小的一块五仁月饼,要价三十个大钱,蜜酥五十个大钱,糖饼则是十五个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