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研大佬的漂亮原配[七零美食](305)

作者:慕夏衣 阅读记录

苏甜荔嗯了一声,

低头写写画画。

程愈看了看,发现她正俯案写信。

一封又一封的,好像都是短信。

程愈就没有凑过去了。

他去了院子里,看阿奶用他新做出来的烤炉烤面包。

自制烤炉,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就用水泥和废砖砌成一个半密闭式的空间,然后顶上留个不大的烟道出口,还要再做两道密封门就行。

其实程愈压根儿没想过要做烤炉。

这个烤炉,是他制作木炭的副产品。

因为大家要去大笪地夜市做生意,生意还慢慢做大,就得带个炉子去。

馄饨哥是找人租的煤炉、现场买的煤球……最近大约是生意好了,对方坐地起价,大有“出租一个煤炉加每天十五个煤炉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七八口人”的意思,直把馄饨哥给气坏了!

张威他们引以为戒,决定每天自带小泥炉和木炭。

不使用煤炉和煤球,

是因泥炉和木炭占地面积小、也更轻便的缘故。

那么问题就来了:

广州天气炎热,像木炭这样的燃料,几乎没有需求。

姚美玉倒是托人搞了点木炭来……

但,还是那

个问题——木炭产量低,导致价格高。

于是程愈就在想,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烧炭。

当然了,能否自己烧炭的前提,在于木柴的取得是否顺利。

他去问了一圈儿熟人……

他一直混的是社会底层,

这么一开口问人,顿时就有人愿意响应,说他可以定期去乡下砍柴,再送到程愈家里,价格是非常亲民的。

有了这层保障,程愈才尝试着自己做个小型的窑。

然后——

在绘制简易窑的过程中,

程愈灵光一现!

他心想,能不能做个窑和烤炉二合一的产物呢?

——先利用窑来焖炭,再利用窑的余温来烤面包烤饼?!

他想了想,觉得二者可以融合试试。

万一失败了也没关系,那就放弃烤炉、专做炭窑就好了!

就这样,几天前他做好了炭窑,终于焖出第一批木炭,然后迅速将木炭取出、再把阿奶做的第一批烤货放进窑里……

这么一尝试,程愈就看出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窑的温度太高,想把木炭从窑里拿出来,这可是个苦差使。

——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次数将木炭迅速取出。

于是程愈计划要做个带长柄的钳子、和配套用的装木炭的铁框,好让人能站得远远的,也能快速利用长柄钳将木炭从窑里拿出来。

其次,木炭取出以后,想趁着残存的窑温来烤面包馒头啥的,也得动作快。

不然的话……

瞧吧,上一炉的烤馒头烤酥皮什么的,程愈用了一个木托。

结果可能窑温太高,

馒头糊了一半儿,连着装食物的木托都被烤糊了!

——所以程愈寻思着,必须要做个铁网托。

而且最好做个多层烤架,一次性多烤点儿,才能利益最大化。

当然了,烤面包、烤酥皮这样的东西,在食材和制作工艺方面也需要再改进。

比如说要改用中筋或者高筋面粉,面粉与水的比例,面粉与酵母粉的比例……

这些就是毛丽阿娟她们需要想办法解决的事了。

当下,程愈去他的垃圾堆那儿翻找了起来……

其实他收来的各种废品已经被他打扫干净、有序排好。

只是大家的记忆里还残存着当初他刚把这些有用的材料从废品回收站拿回来、堆成小山的样子,

于是大家都习惯性称呼他的专属角度为垃圾堆。

事实上,他早就已经打理好了。

不过,这院子不大,堆放着他的各种材料、还砌了一个小型的迷你窑、停着三轮车、自行车,还需要辟开一块空地来晒衣服……

如今不大的院子里,已经堆得满满当当。

要是能有个更大的地方就好了。

苏甜荔一口气写了十来封短信,全都是给她在109知青农场的好友们写的。

她在信上简洁地说了下自己的近况,

然后又告诉好友们,持信人名叫程愈,是她的好朋友,目前可能需要得到大西北朋友们的帮助,请大家看在她的面子上,善待程愈。

最后在落款处写下她现在的联络方式,并且希望对方能和她继续以书信的形式,将这份友谊进行下去。

她拿着这摞信件走到院子里,

先是一眼看到了那个新窑,

然后才看到了正在另外一个角落里忙碌着的程愈。

苏甜荔走过去围观了一下那个窑。

窑已经半冷,犹有余温。

上面还摆着一盆……介乎于烤馒头和面包之间的失败品。

上一篇: 暗恋后遗症 下一篇: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