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君的菟丝花(210)

作者:筱月月 阅读记录

桑晚屏息凝神,看四周杂草丛生,有那么一瞬间,像极了她在南国冷宫旁长大的小院,也是一般荒凉之景。

姜太妃生下萧衍之的时候还是姜嫔,居一宫主位。

只是后来姜家含冤获罪,姜嫔求情被连累降了位份,先帝特赦她不用迁宫,诞下二皇子有功,仍旧允她在长乐宫主殿宿着。

萧衍之再度拉着桑晚,步伐十分缓慢,边往里走边说:“母妃喜静,不爱同人来往,朕从小在这长大,除了去听太傅授课,也甚少离开。”

“说来也是好笑,朕三岁开蒙,太傅就是荣国公姚安志,有时候朕就在想,究竟是姚安志看上了朕做棋子,还是先帝刻意将朕送去他们姚家人眼中?”

“七岁江州事发,外祖蒙冤,八岁朕就去了太后膝下,到那时,母妃还会每月去太后宫中看朕,直到十岁那年……”

“立储之事再度被朝中提及,康明来传话,只有母妃死了,太后才会安心辅佐朕,登上皇位。”

去母留子,萧衍之心中酸涩。

他拉着桑晚进了正殿,抬手摸着眼前那根漆棕色的柱子,又抬头看了看房梁。

“没记错的话,母妃就是在这悬梁自缢的。”

“如今知晓康明是先帝的人,那他当年传话,大概也是先帝的旨意,真是……可笑至极,这件事,朕倒是错怪了太后多年。”

“陛下……”桑晚听得难受。

萧衍之拿出火折子,摸黑点亮了殿中的烛灯,动作熟悉。

长乐宫所用的蜡烛并不是他们现在用的上等品,烟丝腾空,有些呛人。

殿内被照的亮了些,桑晚才看清正殿的案几上,供奉着姜太妃的牌位。

只是民间最简单的木牌,刻在上头的字却遒劲有力,字字苍穹。

前头还有一鼎香炉,里面有四根燃尽的香柱。

今年是萧衍之登基的第五年,由此可见,那些应该是前四年留下的。

每年只燃一炷香,萧衍之真是……从未见他有这样墨守成规的一面。

萧衍之:“奉先殿虽然供奉着母妃的牌位,可那里全是恶人,她又怎会安心,倒不如这里,朕亲手做的,总归能让亡灵有归处。”

他从落了厚厚尘土的案几上,拿出两只香,递给桑晚一只。

“从此以后,这里每年会点两炷香,又多了一个人来陪母妃。”

桑晚心底触动,抬手接过。

听帝王讲了这许久,她只安静听着,不曾打断。

她不知该如何安慰,她的母妃对自己从来都是恶语相向,恨不得她去死。

桑晚没感受过至亲之人所带来的亲情,母妃死后,她在那冷宫旁过得麻木不仁。

她不知该怪谁,也不知该祭奠谁。

她只明白,是萧衍之给了自己重活一回的机会,也给了她一个家。

两人捏着香柱,在蜡烛上点燃,神情认真。

他拉着桑晚在牌位前一同跪下。

“从没求过母妃什么,但这次,想求母妃,保佑朕和阿晚平安顺遂,年年似今朝,岁岁常康健。”

第93章

从长乐宫出来子时已过大半,好在万寿节的次日休朝,睡的晚些也无事。

元德清并没有去歇息,反而寻了过来,还备了轿辇在长乐宫外候着。

安顺将头埋的很低,生怕帝王万一盛怒。

冬日里的轿辇布帘厚实,里头暖和不少。

桑晚被帝王拉着从乾德门到长乐宫,的确已经走了许多,难免困乏。

萧衍之并不意外,不咸不淡地看了眼他,和桑晚一同坐进轿辇中。

“雍华宫和凤仪宫,赏一月月俸。”

安顺眉头一跳,悄咪咪抬头看向元德清,眼中满是佩服。

元德清乐呵地回:“谢陛下赏。”

安顺是萧衍之登基后,才在御前侍奉,跟在元德清身边做徒弟的。

但他师傅可是在帝王还是王爷时,便在王府近身伺候。

元德清并未去歇息,反而传了轿辇去长乐宫,光这一点,都足够让安顺惊出一身冷汗。

试图劝阻,但是无果。

毕竟在此之前,帝王的口谕是不许跟着……

这么多年的主仆情谊,元德清早已摸清萧衍之的脾性。

这一天于帝王而言,总归是特殊的。

不用多言,轿辇已向着凤仪宫的方向走去。

桑晚倚在帝王肩头,懒懒的,手里还抱着同轿辇一起备好的手炉。

他们在长乐宫给姜太妃上香后,帝王带桑晚去后殿,将大石块扔到井中,砸开冰面,打了几桶水,下人房中整齐挂着布巾。

桑晚刚拿起就被帝王接过,冬日水冷,并不让她碰,只先擦出一张

小圆凳,让她坐在一旁。

她从未见萧衍之做过这些,最多也就在她身边时,亲力亲为了些。

上一篇: 与宿敌之子成婚后 下一篇: 姣姣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