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地间,大树根,他们无比激动地谈论着昨天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这三种心情。
其中心情最复杂的,非方老太莫属了。
可方老太如今知道要收敛着性子,不然不用杨初意他们出头,有的是人能收拾他们。
况且只要方老太安分守己,杨初意对铁头还是不错的,她从不把大人的矛盾迁怒到下一辈身上。
方老太审时度势,很明白这一点,所以面对别人的嘲讽,她都置之不理。
若说得难听了,方老太便对骂回去,反正她的名声都这样了,破罐子破摔算了。
只有孩子们津津乐道地用稚嫩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描述着自己昨晚看到的美丽画面。
昨夜的场景,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之一。
外头风雨再大,这方小天地是安宁的。
杨初意还窝在方至诚怀里睡得香甜,方至诚也还没有醒。
两人闹了大半夜,这回是真的累着了。
日上三竿,两人才幽幽转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角眉梢都能挤出蜜汁来。
美好的日子总是飞速流逝,转眼到了初十,开市的时间到了。
如今只要方至诚在家,外头的一切事物杨初意基本上都交给方至诚去打理。
方至诚去主持了开工仪式,先发表讲话鼓舞士气,再展望未来给人奋斗的信心,最后发开工红包,最后鼓掌散会。
仪式完毕,方至诚喝了两杯茶,紧接着去办另一件要紧之事。
方至诚走近一个古香古色的店面,里面琴声悠悠,悦耳动听。
架子上是琳琅满目的瓷器,各色的单色瓷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知其韵味,可一看见彩瓷,那惊叹声便是此起彼伏,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了。
方至诚朝着茶台走过去,朗声道:“陶老板,新年好啊,祝您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客似云来。”
陶老板一脸笑意起身迎接,“方老板,新年好啊,也祝你生意兴隆,事事如意。”
方至诚递上两罐茶叶,“您这什么都有,也不知我这两罐茶叶您看不看得上,若觉着不好,拿回去家里煮茶叶蛋吃吧。”
陶老板接过,“哪里的话,你送来的东西自来都是好的,我还没处寻呢,快请坐。”
两人寒暄几句,说了些最近县里几个行业的动向及消息,也聊了些旁的话题。
陶老板也在商场浸淫了这么久,知道方至诚这一趟肯定是有事而来,便主动开口问道:“方老板,可是有什么事要请教的?你放心,若我知道的,定毫无保留告知。”
方至诚拿出几个碗放到陶老板面前,大大方方说道:“不瞒您说,的确有件事。您是瓷器行家,麻烦您给掌掌,这手艺能入眼吗?”
陶老板看了看,评价道:“这手艺一看就是在大窑里跟二师傅学的,基本功扎实,但是白瓷烧得,彩瓷上不了柜台,知道为什么吗?”
方至诚摇头,“不瞒您说,我对这些一窍不通。”
方至诚这么坦诚,倒让陶老板高看一眼,做生意的最讨厌遇上那不懂装懂的人。
“这二师傅为保住地位,为能在老师傅底下讨好处,故意留了一手,所以这人永远只能照描照画,导致笔法呆板,缺乏个性。”
方至诚直白问道:“若想找相关活计,您可能指个路?”
陶老板看了方至诚一眼,见他神情坦荡,问:“你家亲戚?”
方至诚点头,“表弟。不过干活当然是全凭他手艺定去留,不沾亲带故。”
正巧,陶老板过年时才和朋友说好要合伙开间瓷窑厂,这事还没对外宣布,他当然不会认为方至诚是为此特意来拉关系的。
陶老板想着正好瓷窑厂到时候也要招人,这人的手艺也还成,白瓷能稳,彩瓷慢慢学呗。
想到这,陶老板开口道:“我这正好有个地,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去,愿意的话十天后去试工。毕竟光说也不真切,亲眼看见手艺了才能谈工钱嘛。”
方至诚起身作揖,“多谢陶老板。”
陶老板抬手示意他坐,“欸,说好了凭手艺定去留的,你这一谢我倒怀疑你有唬弄我的嫌疑了。”
“方某不会的。”
“开个玩笑,来来来,喝茶喝茶。”
人家明理,方至诚当然也要有情义了,“陶老板,这元宵节快到了,我想给内人带个物件,又不懂这个,劳烦您给我介绍介绍。”
“成啊。怪道方老板生意兴隆呢,原来全是家中和睦之故。”陶老板眼睛一亮,开市第一天就有进账,这谁不喜欢啊。
无论是因着情义还是别的,总之都是叫人高兴的事。
最终,方至诚买了个春色满园的挂盘,陶老板满脸笑容送他出了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