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方至诚才被人扶着回来,杨初意嫌他一身酒气,才说要赶他去和小磊睡,哪知大门一关,这人便醒了。
杨初意好笑睨了他一眼,“演技不错。”
方至诚目光有些迷离,说话语速变得很缓慢,“他们喝得太凶了,我喝不过又逃不开,只能出此下策。”
“行了,洗澡去吧,臭死了。”
方至诚动作慢悠悠的,可该做的事一件不落,找衣服,换木屐子,见杨初意给他打了洗澡水,还朝她傻笑了几分钟。
杨初意叹气,轻推催促他,“快去啊。”
“好,那你回房等我。”
洗漱过后人会清醒一些,方至诚这才发现杨初意一直在厅里等他,那醉酒的晕乎感又漫上心头,似乎比刚刚还要重些。
“意娘,你怎么还在这?是不是在等我啊?”
杨初意没说话,拉着他回房躺下了。
方至诚将人抱在怀里,温声道:“你是不是想知道观年哥说的另一件事?”
“别明知故问。”杨初意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只等谜题解开。
果然,她猜对了!
第126章 新的商机
修运河建码头就意味着有商机,此事不仅下手得快,还需要找门路和打听内部消息。
码头附近一般不会建房屋,以免汛期时发大水冲垮房屋。
虽然不住人,但河岸边依旧有大量等待做苦工的汉子。
船只往来,运输货物,也会采买些生活用品到船上使用,年景好的时候,打打牙祭也是舍得的。
再加上各行各业来接货验货的人,久而久之,这码头便会慢慢兴旺起来。
若能拿个铺面,无论是做饭馆、客栈或者货仓,都是一个不错的门路。
方至诚再次感叹媳妇的聪慧,满怀爱意点了点她鼻子,“李家估计也想要个铺面,想着两家挨在一起的话能相互照顾。”
杨初意拿开他手,“知道什么价钱吗?”
“不知道,估计不便宜。我观他们神色,像是有些犹豫,毕竟这码头能不能红火起来谁也说不准,若钱投下去,三年五载才有起色,心里也着急呢。”
若投大半身家去搏一个未可预料铺面的兴旺,那的确够呛,显然杨初意她不存在这样的担忧,所以铺面她铁定是要买的。
说实话,她想要买的可不止铺面,“他回来住几天?”
“往年都是住三到五天,若夏季风雨大,便还会回来住几日,毕竟过年都忙着,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这几日休息了。”
杨初意十分坦诚的对他吐露心中的想法,“我想去码头看看情况。”
做投资,最忌讳道听途说和自以为是,实地考察才是关键。
方至诚略微思索,迅速安排起来,“那估计来不及种红薯和玉米就得出门了,得叫他们帮忙看顾一下才行。”
杨初意倒是有点担心一个病人和两个小孩独自在家,方至诚像知道她心思似的,“到时候我们叫李太公来家里坐镇,那样谁也不敢上门寻事了。”
这样安排再好不过了,不用动脑的杨初意开始打起了瞌睡,方至诚见状便轻拍哄人入睡,再无它话。
因着心有惦记,杨初意和方至诚双双起了个大早。
方至诚起床生火熬上猪食便出门洗衣服、挑水,然后赶牛带犁出门,去深耕种红薯和玉米的土地。
杨初意打扫卫生后把鸡蛋饼糊糊调好放在灶台旁边,然后才去菜地给瓜果蔬菜搭爬藤架。
小磊起床后会自己煎饼,吃过早食便出门读书了。他出门时,身后还跟着一串清脆的铜铃声。
清明节前,三里村与百食园的春笋生意便停了。
百食园不要冒出土的春笋,民间这个季节更喜欢吃小的野山笋。
但找这种笋要钻进低矮多枝丫的竹林里,不好找也不好剥,加上春种吃紧,所以这小山笋的生意便没谈下来。
没了跟百食园的合作,那孩子上下课便成了问题,原本四个孩子的大人想着轮流接送孩子,可是他们却坚持要自己走。
杨初意不放心,训练追风担起护送孩子的工作,特意给它带了个铜铃铛,系上一条红领巾。
由着方至诚带着四人一狗来回走了好几趟,再跟经过村庄的村民打过招呼,说明追风是在工作,没事不要逗狗,这才放下心来。
也有人不听劝,非要试试追风的,试到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因为追风根本不会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管你大骨头还是肥鸡腿,它根本不屑一顾,一心只惦记着完成任务回家接受主人的奖赏。
现在这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这条威风凛凛的狼狗是个忠诚的小保镖,而且它戴着嘴罩,从不乱吼人,独自来回时还会主动避开人,乖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