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慌!农门肥妻她有物资空间(196)

作者:山上有木 阅读记录

掰蕨菜的清脆声听着容易上瘾,杨初意掰得爽快,背篓装满时站直起身,那老腰才叫一个酸爽啊。

回家途中遇到勤快的小虎奶奶,老人家将一背篓的刺包芽转到她眼前,“阿诚媳妇,拿点这个回去吃,好吃的。”

杨初意笑着摆手拒绝,“黄奶奶,我不大会做这个菜,不要了。我找了好些蕨菜,您拿点回去吃。”

黄奶奶一脸慈祥,“你这孩子,我老婆子告诉你听啊,这有喜之人不宜吃蕨菜,等你以后有了身子,定要记住哈。”

杨初意乖巧点头,“好,黄奶奶您别怪,我不懂这个。”

老人家心如明镜似的,温和道:“嗐,没事。我知道你不同别个,人看着淡淡的,心眼好着呢。你还年轻,家里又没个大人,不知道这些也不奇怪,等你有了,我再上门同你说些要紧的。”

“嗯。“杨初意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声音也不知道放轻了。

长辈真诚的关怀不同于别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在告诉你:就算所有人都要求你做一个坚强懂事的大人,可在他们这里,你永远可以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到了村口,许多孩子还在疯玩竹筒炮,杨初意掰蕨菜时正好顺手捡了些酸藤果回来,每人分一点,够他们再闹一会的了。

方新桃看见杨初意赶忙朝她招手,“嫂子你总算回来了,二哥叫你回来后去李家一趟。”

“他有说是什么事吗?”

方新桃摇头,“没有。”

杨初意弯眉轻蹙,放下背篓后进屋对镜整理了仪容,这才往李家去。

原来是李观年带回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第125章 内部消息

杨初意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道:“要在城北那修运河,建码头?”

方至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

李观年是个大方豪爽的性子,“我在码头听见几位大人商讨得真切,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前阵子水上猖狂的匪徒被击杀了,也由此牵出来不少事。如今那没有码头的城镇皆要申请建码头,以安民心,拉近贫富悬殊呢。”

李太公爽朗大笑,“如此一来,我们这地界便会越来越繁华了。”

杨初意细细斟酌,冷静指出其中关键点,“能建成自然好,可这是个劳民伤财的事,只怕没那么简单?别到时候要问大众捐钱或是征徭役吧?”

在场的人除了李观年,其他人皆是一副胜利的笑容。

李观年心下佩服,“至诚媳妇可以啊,他们说你有见识有能耐,定能一言指出要害,我不信,他们非要和我对赌,合着你们陷害我呢。”

杨初意笑笑,这李观年倒是像李太公的脾性,承认别人的优秀和自己的问题都是坦荡荡的。

黄老二乐呵道:“不过叫你认罚几杯水酒,又不叫你丢丑失银子,你喊什么喊。”

李观年也开起玩笑来,“喝酒不得整治出一桌好菜来呀?这么光桌子喝酒有什么意思啰。”

“嘿,你个李老大,你好不容易回趟家,你爹娘爷爷还能少你几只鸡还是怎地啦?”

“就是就是,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是变换法子想叫我们拿菜来呢。”

李观年大方承认,“出门在外,最惦记的就是家乡风味了,你们要是主动拿了来,说不得我越发惦记得狠呢。”

男人之间的情义更为直白豪爽,闹上几句,便拉近了距离。

不知谁提及杨初意厨艺了得,方至诚笑赔了两道菜才被他们放过。

李太公笑着等他们闹开了,闹畅快了,才言归正传,“观年,你同大家交个底。”

李观年喝了杯茶,才继续刚刚的话题,“修运河兹事体大,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内幕消息,但劳民是肯定的,你们各家做好准备奉献体力吧。”

李村正点点头,“到时候肯定会有文书通知下来的,如今春种吃紧,想来过了谷雨或小满,这事便明朗了。”

李太公连忙提点众人,“你们各家都勤快点,哪家还没插完秧的,或要补秧苗的,都催着点。再者把地整好,别到时候来不及种红薯和玉米。”

“知道了!”大家都整齐应下。

李村正认真叮嘱:“没出公文的事别大嘴巴说出去啊,等会弄得风风雨雨的难收场。”

大家点点头,转头又说起别的事来。

杨初意疑惑,叫她来就因为一帮男人打赌想知道她是不是真的一语中的?

方至诚只一眼便明白身旁之人心中的疑惑,侧头在她耳边轻声道:“本来还有别的事,但是现在人太多了不好说,你要是觉得吵哄哄的,我寻个借口让你回家好吗?”

杨初意好奇,“什么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