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宿敌之子成婚后(276)

作者:莲花说 阅读记录

她害怕死亡。

一瞬间,仿佛穿越回到过去,看到那个被唤做秋蘅的小女娃在围岗村山林的树杈上,还没盼到一窝鸟蛋孵化,亦或是在穗德钱庄被称作吴小姐的豆蔻少女,坐在钱庄门前的磨盘上,还没等到信鸽捎来冷二爷商船的消息。

她冷元初每每遭遇危机时,总会想着,这人世间还有很多事没办完,她要努力活下去啊。

但读过温珣的信后,她突然懂了,有些事情强求不来,比如她这条命。

她的确从出生起就是错的。不管是冷元朝的孩子还是秋郅的孩子,在民怨之下,她只有牺牲自己,才能保全所有人。

四年前,大燕的百姓能包容冷氏家族存活,接纳冷元朝任首辅,都因为冷元初作为郡王妃死在那个夜晚。

一个弱女子的牺牲可以换取百姓、商人与皇族朝廷握手言和。仇富者或是无知者,都在那一夜,为郡王妃的死感到惋惜。

但现在,伴随着真假模辩的谣言蔓延,各方势力又通过谴责冷元初,逼迫皇帝向他们低头,处死皇后,平息无处发泄的怨恨。

冷元初参悟到这里时,才明白自己仍旧爱温行川的,她愿为温行川和他的江山赴死,保全冷元朔、冷元朝和冷氏家族无辜之人,只是爱他之外的附属情感。

但温行川不懂这些,现在的他推开冷元初,沉默离开内室,去了议政堂度过这难捱的一夜。

-

次日,江宁府的戒严解除,温行川带着冷元初来到紫禁城,在慈宁宫拜见了林婉淑。

冷元初没想到,几日未见,林婉淑竟是换了一身丧服,对着温珣的画像叠着纸元宝,随后丢弃在黄铜火盆里,静默注视着火苗将它们吞噬。

二月初一是温珣的忌日,但彼时宫里都在忙封后大典,只有林婉淑悄悄去泰陵祭扫。

困在心头的对温珣的愧疚与怀念长久难消,林婉淑这几日,都穿着丧服,闭门不见任何人,专心为温珣做法事,祈请他早登极乐。

今日听说儿子儿媳来,林婉淑才要他们来,但她只瞥了冷元初一眼,便再未抬头,自顾自叠纸。

冷元初规矩行礼:“给婆婆请安。”

“没什么好安的,川儿,明日你姨父就要去刑场了,你可想好?”

冷元初听罢,眼睛大睁,心跳如雷。

“想好了,朕就不送了。”温行川冰冷的话语让冷元初彻底绝望,但她还是决定死前为林婉淑,这个从前待她和煦的婆婆做最后一件事。

“我最近收到一封来自伯父的信。”

林婉淑猛然抬头看向冷元初。

温行川也不知这封信,看着冷元初从怀里将信拿出展开,就要递给林婉淑时,手顿了顿。

“婆婆,儿媳是来为伯父做说客的。”冷元初说道,“您能答应儿媳,看过这封信后,按照信中所言而行?”

林婉淑不喜欢她这个小辈和她谈条件,未发一言,微微探过身把信抢走,快速展开看了起来。

「今执笔作书,惟欲向卿一诉衷肠。婉淑,孤负林公、郑将军性命,罪无可赦,惟愿长跪叩首,求卿恕罪。

忆卿及笄之年,父皇垂询太子妃人选,孤直言非卿不娶。父皇颔首,亲择宫娥教习礼仪,择吉日备六礼。孤自请为卿授业,非为他故,只盼朝夕相对。

孤日日见卿,渐知此心灼灼,已深种相思,然卿坦言属意琅弟,孤闻之如坠冰窟,痛彻心扉。又见卿望琅弟眸光流转,视孤神色疏离,方悟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孤素性疏阔,岂忍强扭姻缘?后琅弟大胜凯旋,父皇召卿垂问,卿言辞决绝,欲嫁于他。父皇顾吾一眼,吾虽肝肠寸断,终愿成人之美。

此后父皇屡议另选良配,孤念心已付卿,若娶她人,岂非误其终身?是以托辞推诿,自此渐违圣意。

川儿诞时,孤携礼登门,望其眉眼肖似卿,刹那间心潮翻涌,立誓必扶此子承继大统。是以明知父皇必不允,仍直言此生不纳妃嫔,自此与父皇嫌隙愈深。

林府蒙难,孤率满朝文武力保二老,却触怒父皇猜忌之心。此事如鲠在喉,岁岁年年难消郁结。

经年累月,孤渐于情爱忠义之间,进退失据,汝之悲痛,俱鞭笞孤身,纵使以死谢罪,亦无颜见林公夫妇于泉下。

孤辗转甚久,拟以命相殉,是以自永康十二年起,将政事册籍与璀华阁秘宝尽付川儿,聚吾之政治遗产,助琅弟登基,使卿母仪天下、川儿荣登储位。

而今父皇密旨至,诬孤以叛国之罪逼令自尽。孤宁绝食明志,亦不愿背负莫须之冤。事已至此,再无转圜,惟愿卿莫为我垂泪。

今孤气力衰微,恐难与卿见最后一面,此书托琅弟转交。孤早知他暗中筹谋策反,望其得偿所愿,早登九五之尊,还卿皇后之位。

上一篇: 猎户家的小娇娘 下一篇: 暴君的菟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