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少不得又好生叮嘱一二。
陈建设这回中考没考上县一中,倒是进了二中。
前些年,一中、二中倒还没分别,可高考恢复后,一中成了重点中学,把二中甩在了后头。
原本陈建设是不大在意自己考进哪个中学的,可现在让沈秋深劝着考军校,倒有点后悔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没考进一中了。
许敏一再安抚,直说不管是不是重点,学都是一样学的,只要小胖子肯用心,也不是不能考上的。
又说回头在县也给他请补习老师,让他好好学。
一句话,说得原本眼泪汪汪的陈建设眼泪都吓没了,吱吱唔唔半天到底还是应承下了。
妈他们对他寄以厚望,他要再拒绝就太没长心了。
许敏也问过陈淑芳,小姑娘却极有自信,一口拒绝了请家教的事。
许敏也没强求,只是过后又给陈淑芳寄去了好几盘英语磁带,还有最新出的双卡录音机。
她倒想给买随身听了,可惜现在没有那么小的灵音机,这双卡,能听能录的录音机还是最新产品,一台要两百块,还得凭票才能买到。
孩子们回家了,四合院里就又静了下来。
许敏平时除了去店里对对帐之外,就没什么可做的了。
中间也就去了趟服装厂,商谈了新一季的衣服款式。
这回的衣服虽大部分还是扒款,可也有一部分,是服装厂自己的设计师设计的了。
这个设计师是R国学成归来的,风格倒正和前世许敏穿时流行起来的复古风。
大垫肩的西装,虽是女装却有种硬朗的风格,十足的女总裁范。
新衣服上市,果真就火了起来,一时间走在街上的女人要不装件西装都显不出时髦来。
衣服卖得好,不管是京城还是省城,两边的现金进帐也就都多了出来。
现金一多,许敏就又动起了心思。
这回,她也不去买古玩了,虽说古玩升值空间大,可风险也不小。
升值空间大,稳挣不赔的投资,还得数房地产。
只不过房地产开发,她这么点本钱是做不起来了,可小打小闹还是能投资一些的。
沈秋深倒是不想许敏辛劳,可也知道劝不住,只能豁出脸面又求了车,这一回,用了足有一星期。
王所长倒没说什么,可底下的职工却是小话不断。
沈秋深听得脸上发烫,但半句不和许敏提。
许敏还没觉出,只顾着她的买房大业了。
用车,她不会亏了司机,好烟送着,好吃好喝供着,客气话说着,就在这一星期里跑了小半个京城。
她也不去特别好的地段,那些地段就算是80年代初也比别的地儿贵。
她盘算得清楚,就去的各个学校附近,临街面的商铺自然是最好,没商铺,小胡同里的房子也行,哪怕不是砖房,土坯的她也不介意。
一溜逛遍,她买到了商铺买了五间,花了一万出头。
胡同里的房子也买了八间,虽说只有其中两间是一处,套了个小院,其他的都是大杂院里头的房子,可许敏又没打算去住,自然不在乎这个。
就是房子破败点,现在往外租也租不出多少钱,她也乐得很。
等到后世房地产发达了,这就是学区房,许敏都想好了,要是改建占房,她一定要回迁,哪怕再补些钱也是使得的。
至于商铺,她就不打算往外租了。
早先在黑水镇时,她就想着建商场的。现在这不挨在一处的商铺虽然改建不成商场,可连锁超市还是能开起来的嘛!
第237章 连锁超市
八十年代初没有超市这一说,哪怕是京城,也没有超市。
若是按店铺的大小说,许敏要开的最多也不过就是个“小卖部”,可一间店铺小,店铺一多那就是连锁了,可不是普通小卖部能比的。
统一策划,统一装修,统一布局,许敏没穿前就是在商场做策划的,现在倒算是干回了老本行。
装修队就找的之前帮忙装过四合院的,合作过,也更容易勾通。
可这五间连锁超市想营业,却不只是装修那么简单的了。
进货就是个大问题,现在没有专门的批发市场,货源得一家一家找,批发价格可能谈下来,可头笔生意那肯定都得是现金交易。
许敏也知道不易,也没自己去跑这个事儿,而是先理人事。
人才市场,是这一年才兴起的,外头蹲着刚进城的保姆、小工,里头摆着桌子招聘的也不是太多。
这年头高端招聘一般是不在这招的,而是毕业季之前的校园招聘。
八十年代初,人才稀缺,大学生那是包分配的,各部委、各国企,各级县市机关,都不够分配的,所以到人才市场来应聘的就没有应界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