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柜台里的大姐正在打毛衣。
这地儿百分百是国营的了。
都改革开放了,大姐的服务态度也并没有好转,还是沈秋深报了研究所的名头,大姐脸色才算好了些,把几人让进了里面。
一门之隔,许敏进了之后才知道里头别有洞天。
外面的招待大厅看不到古玩,进了这道门,才觉得这里真是古玩店了。
四面墙的多宝格上,琳琅满目,有瓷器,也有玉器,甚至还有青铜器,许敏还看到有应该是象牙雕的摆件。
除了这些古玩,还有墙上悬挂的字画,许敏别的不认识,一眼看到一副“嬉虾图”。
白石老人!
许敏咽了下口水,下意识地扯了下沈秋深。
沈秋深转头一看就乐了:“镇店之宝,非卖品。”
许敏有些遗憾地收回目光,还没去看其他字画,就听到有人说:“同志喜欢字画?”
“啊,我……”回头看着迎出来的中年男子,许敏真不好意思装内行,只能笑道:“我就一门外汉,随便看看。”
男子一笑,没多说别的,伸手和沈秋深握手:“沈所长,又见面了。”
“囊中羞涩,不敢来见于科长啊!”沈秋深开了个玩笑,看起来随意许多。
一看他这状态,许敏就知道沈秋深和这位于科长是旧识,还是关系不错的那种。
果然,沈秋深特意介绍给许敏认识:“敏,于哥可是古玩行的专家,你要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不用客气。”
许敏笑着招呼,于科长目光微闪,显然是已经明白了两人的关系:“好你个沈秋深,居然没请我喝喜酒。”
“今天请,今天请……”沈秋深哈哈笑道:“不过于哥你可得帮你弟妹好好挑点好东西,要不然这酒你可喝不着了……”
“应该的应该的,弟妹,你想看什么,我帮你介绍。今天这酒,老哥可是喝定了。”
许敏也大方,笑盈盈地道:“于哥,我什么都不懂,不过秋深这人可不常夸人,既然说于哥是专家,那肯定是没错的。一会儿,我就都听于哥安排。”
于科长闻言笑容更盛。
带着两人细看各类古玩,还抽空拍了拍沈秋深的肩膀:“有眼光!老弟,这回你可是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沈秋深抿着嘴笑,小声道:“于哥,再过几个月,我也要升级了。”
说这句话时,人到中年的沈秋深竟也有毛头小子似的兴奋。
于科长先是微怔,随即反应过来:“这可是大喜事!不行,一会儿我选点小东西送给未来的侄儿,你可不许拒绝。”
不理摆手的沈秋深,他走快两步走到正看架上瓷器的许敏身边,先是恭喜,然后才道:“这是雍正年间官窑的粉彩瓶,比起别的,要贵一些。”
“贵?多贵呀?”
“五百!”
“五百?”许敏差点冲口而出也太便宜了?真的后面没个万字?
不过想想,现在普通工资也就几十块,要老百姓一下拿出来五百块,也要肉痛一下,也难怪现在古玩市场还没兴起了。
生活所需还没完全满足,老百姓可想不起来收藏这种雅事,还得再过几年,手里有闲钱的多起来,古玩行业才会兴盛起来。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对许敏这样的假收藏家却是绝佳时期了。
这个时候,假货相对较少,像这种国营的店,更是绝不售假的,许敏哪怕是个睁眼瞎,也不会“打眼”。
看过瓷器,又进了一间专门摆放字画的房间。
这时候,许敏才是真震惊。
人这里都不是展厅了,而就是仓库,书画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装在柜子里的。
那么多柜子,可得多少画啊!
许敏忍不住直咽口水,在她眼里,这可都是一柜子一柜子的钱啊!
没办法,她就这么俗!
对艺术一知半解,最高的理解就是值钱!
不过,值钱的艺术,现在这个时候真的还不是太昂贵。
听了报价,许敏眼睛都亮了。
民国知名画家,当然,对许敏来说有点陌生,一幅画六平方尺,才两百多。
许敏试探着问了下有更古些的吗?
于科长也只是一句:“里面有清朝,还有清朝以前的,不过更贵些。”
想想雍正的花瓶才五百,贵也不可能贵得太吓人。
许敏的胆量是真的放开了:“有张大千的吗?”
第234章 碰瓷
许敏问完之后,于科长半晌没说话。许敏转头看沈秋深憋着笑的表情,也知道自己是问错了。
“弟妹识货,不过张大千的画那是有市无价的珍品,倒是有很多老干部想要收藏,可少有人出手。我们营业部里也仅存一幅,是镇店之宝,非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