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里的恶毒婆婆(253)

作者:雁舞流年 阅读记录

在旁边从头看到尾的刘大姐直啧舌:“一套四大间的院子——没了……”

许敏失笑,现在八百块钱看起来很多,可和这十个摊位比,那就不够看了。

只要市场建起来,不出一年,租金就得翻一番。

许敏就算是自己不开店,把摊位往出租,也能赚钱的。

转租这项条款,她可是特意加进了合同里的,不只是这样,许敏还特别谨慎地把后续可能会发生的变动都写清了:

如果市场拆迁重建,许敏可以获得同样面积的铺位,租金不涨,面积优先选择,直到履行完现有合约年限。

当时许敏强调加这一条时,赵副科长还笑了:“咱们市场不可能拆迁的,你就放心吧!”

倒是那位中山装毛科长笑着看了眼许敏:“这位同志想得还是周到……”

夸了这么一句,许敏再想加一条“如拆迁,市场结束营业,可获相应赔偿”时,毛科长就一直摇头,说什么都不肯答应了。

“咱们本来的合约可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同志你是第一个签约的,也不可能还这么有商有量的。”

这倒是真的,很久之后,秋水县大市场拆迁重建成商场后,一铺难求,只有许敏,一下就拿下十个最好的铺位,到那个时候,之前大市场的租户才知道居然还有人签过这样的一份合约——全县独一份。

顺利拿下铺子,许敏又去县一中看了陈淑芳,顺便给了小渣男何涛几个白眼,这才回黑水镇。

她没去看陈建军父子,倒是从黄小琴那儿知道陈建军开始在找工作了,只是以他现在的状态,想回车队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陈建军自己觉得丢脸,就是他之前酗酒这一出,黄师傅也不敢帮他说好话。

陈建军也就四下找找零活,今天在车站扛大包,明天去帮人赶大车,有时候还帮着修修车什么的。

工作不算太固定,但总算已是开始振作起来了。

许敏问清了,也觉得心安不少,先把陈建军的事放在一边,专门在黑水镇上跑建镇市场的事。

连跑了几天,在镇房管所办了批文,建市场的事就正式提上日程了。

像县里的大市场一样,许敏要建的也是简单的市场,用那位刘大姐的话说就是遮个盖的院子。

在东北,一般只有仲春后才会建房,但这样简陋的市场,不需要打地基,哪怕是还没开冻,也能开建了。

没到春耕季,人手还是很好找的,但这次许敏却没有回乡找零工,而是把活儿交给了房管所名下的建筑队。

从四月初开建,到七月中时,市场就已经建好了。

第191章 招商

按照许敏的要求,原本的院墙已经全部推倒,改用了铁栅栏,正面和后面各一道铁门,都是那种西式雕花的,看起来很是洋气。

门上方是圆形的红字铁字:黑水镇南街市场。

之前的门卫室直接改成了市场管理办公室,仓库隔成了一个个的小间,打算以后租给租户作为仓库使用。

整个市场宽敞明亮,足有一百个摊位,规整有序。

站在市场中间宽敞的过道,昂头看,是透明瓦,采光极好,只要不是阴天,都不用开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室外简易市场,没有墙体,不挡风,冬天商户会有些遭罪。

不过就是这样,特意赶回来看市场的林美兰也够惊喜的了。

“妈,这可比黑市好多了,我想那些做生意的肯定愿意搬进市场来做买卖。”

黄小琴也跟着帮腔:“就是,这不比走街窜巷在路边摆摊强多了。”

自打改革开放后,黑市这说法是没了,可之前的黑市那一片仍不是正规经营地,时不时有驱赶的,有好些做小买卖的就改了走街窜巷叫卖。

现在许敏这市场建好,首先想到的潜在客户就是黑市那一帮人,这才特意给林美兰发了电报,来请她做个中介,帮忙拉些做生意的人过来摆摊。

林美兰在省城也算是见识过了,这会儿看来看去,觉得许敏这市场真的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些地方不比省城里的市场差。

“妈,你打算招什么样的商户啊?我看,这些摊位好像不大一样是吧,那边还有一片空地,是打算做什么的。”

见林美兰问起,许敏还真有点小得意。

县里的大市场,她打听过了,根本就没有分区分类,只要是做生意的就可以进场。

她这小市场就不一样了,专门分了区,一边是商品区,其中又划分了小商品区,服装区,小家电区等; 另一边则是日用品区,一半是各种家常日用品,像盆盆罐罐、农业用品这类东西,另一半则分为调料区和菜市场。

上一篇: 首辅娇妻是神医 下一篇: 猎户家的锦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