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已经道过别了,但分离仍让人觉得感伤。看着火车驶远,许敏忍不住沿着铁轨走了很久。
才分别,她就已经开始思念。
只是如果因为怕分别就这样匆促结婚,再跟着沈秋深进京,她才真的会瞧不起自己。
不理会那些不相干的人闲言碎语,说什么她被沈秋深甩了的话,许敏照常过自己的日子,不只是一如往常,而是更有精气神,更加容光焕发。
一群女人背后讲究:
“整天穿得油光水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沈老师才走就想找下家了啊!”
“可不是怎么的,都四十多了,还穿得和小姑娘似的,要是光看背后,那腰、那屁股,不知道的还当她是个小姑娘呢!”
“那水蛇腰扭的,可真是——妖精啊……”
说完一群女人的捂着嘴笑,冷不防有人一声嗤笑:“你们倒想装扮得像小姑娘,还想当妖精,可惜你们没那腰条没那脸盘啊!”
“谁……”几个女人气得回头想开骂,可一看清说话的人,立刻收声,赔了笑就偷溜了,只留下个手脚慢的王英,讪讪地面对笑盈盈的许敏。
第187章 大消息
“嫂、嫂子啊,怎么这么巧啊,是去开店啊?今天穿得可真漂亮……”
“嗯,去开店。”许敏拢了下头发,笑得明媚,好像刚才听到别人背后黑她翻脸的不是她一样。
只是接着她就又道:“啊,豆子妈,你前天不是说要买油吗?真是不好意思啊,这几天供销社那头供的油也少,我这边刚到的一桶不够分了,你那豆油,就等下一批买吧!”
许敏话一说完,转身就走,哪管王英在后头又是叫又是求的。
在背后讲她小话,还想她给好脸色卖她热销品,想得美。
说她像妖精,她还真就要像妖精了,听淑芳说县城里开始流行烫发了,她回头也去烫一个。
说做就做,许敏第二天就去了县城,在国营理发店,耗了半天的时间才算是烫了个头发。
这年头的发型不像后世那么多种类,就只有羊毛卷,从理发店出去的女人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儿,可就是这么“撞头”,也架不住女人爱美的热情,打从开始做烫发,原本有些冷清的理发店天天爆满,挤得转不开身。
许敏和烫发师傅商量了半天,才算让师傅按照她的想法给她烫了个大波浪,偏分八字刘海,看起来很有八九十年代港星的范儿,是温碧霞式的妩媚风,这在后世算是复古港风,绝对美艳照人。
不过这会儿,烫发师傅是一直板着脸:“要是烫完觉得不好看后悔了,可别找我茬啊!”
旁边的一个大姐也跟着道:“多浪费啊,烫一次头得五块钱呢!要不是马上就过年了,我都舍不得来烫。你就烫那么几个卷,太不划算了……”
许敏笑笑,看看女人一头小小细细的卷发棍,想到会烫出什么样的羊毛卷,嘴角就忍不住扯了下。
好在女人没再多说,转过头去和另一个女人说:“小文啊,我听说你们工商局现在在开放那个什么个体商户的注册是吧?怎么样?有没有人注册啊?”
被问话的女人还没回话,许敏已经转过头去盯着看。
好家伙,她还真没想到来烫个头就能听到这样的独家新闻。
感情现在的理发店就和后世的高级美容店一样,是最佳情报交流场所啊。
侧耳倾听,听到小文在报怨:“说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可哪那么多人愿意做什么个体户啊?这都十来天了,来登记注册的也就小猫两三只。要我说啊,这个事儿怕是不成……”
许敏皱了下眉,还真没想到刚改革开放时居然没那么多人响应,想想,她忍不住道:“也不是吧,我之前去河东省,那边都有好些个自己开的小饭店来着,就是咱们县里,我看一中门口就有摆小摊卖油条豆浆的啊!”
小文一下就乐了:“咱们这小地方哪儿能和外省大城市比啊?再说了,你也说摆小摊了,谁摆个小摊还去办什么执照啊?你当办执照了不交税?”
许敏一想,还真是这样的,其实现在县里镇上都有做小生意的,可是正正经经去注册执照纳税的就少了。
刚刚改革开放,现在人的思想还没有转换过来,几乎没有注册执照能保障自己的观念。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房管所和工商要联合建个大市场呢!听说,到时候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租摊位去大市场里做生意呢!”说话的人感慨:“我看啊,这回是真的要支持做生意了,不像之前……”
“再支持能怎么样?一个个体户又没保障,谁愿意丢下铁饭碗去做个体户啊?”
“那也不一定,说不定过几年大把人想下海做商人呢!”许敏在旁边笑着说了句,脑子已经飞快地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