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本县,邻县和市里都流传甚广,复习生们手里要没这样一套习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正在准备高考了。
整整两个月,许敏都镇上和大队上来回奔波,到了十月底,就和她猜测的一样,新的复习资料大量上市,五三习题册是彻底卖不动了。
所幸,之前卖得好,一万套习题册现在手里还留着的不到一百套,许敏索性也不卖了,直接就把那些资料打包拿回了公社,除了三大队的知青,还有附近几个大队的知青都可以过来免费用,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损坏,用完了还得再还回来,以供下回要高考的考生使用。
处理完余货,就是算账了。
一万套,除了余货,卖了将近五万元,把剩下的印刷款还了,再刨除其他,两人各分了两万块钱。
现在最大的钞票面值也就是十块钱,两万块堆了一桌子,视觉冲击倍增。
许敏在后世面对两万块能云淡风轻,这会儿却是眼睛都放光了。
两万啊!好家伙,还没改革开放,姐就先成了万元户,她在这个年代的第一桶金啊!激动!搂着这一堆钱,心情真的是超爽的!
第163章 高考进行时
从房管所出来,许敏脸上笑开了花。
顺利过了户,童鞋厂终于归了她。
最妙的是,现在还没有正式颁发土地使用证,有些规定还没有出台,童鞋厂的那块地皮,使用用途上很多元化,既可民用、也可商用、工业用。
也就是说,许敏想盖栋别墅自己住,还是盖个商场做生意,都是可以的。
虽然这会儿许敏并没有钱盖房子,却顺势把相关文件都办好了,几年内都是有效的。
怀里揣了颗金蛋蛋,许敏却仍保持极度低调,回了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买了个院子”。
陈家人也知道许敏这次是赚到点钱,只是在许敏低调下,他们想都没想到许敏一下子就成了“万元户”。
这会儿,听到许敏买院子的事,除了高兴也没多想,哪儿想到许敏买的并不是普通民居,而是那么大块地呢!
两个小的倒是好奇兴奋想去看妈买的院子。
小胖子一个劲儿地问:“妈,咱要上镇上住了吗?那我还在公社上读小学?啊,我姐就不要天天走那么远路了……”
许敏笑笑,拍拍小胖子的脑袋:“不进城住。等以后的,你就知道了……”
许敏不接话茬,想问的也不好意思问了。
至少,明面上,许敏“买院子”的事儿,并没有给陈家带来什么影响,但私底下,就不知各人都是怎么想的了。
转眼就进了十二月,77年的高考跟后世不一样,是在冬天,高考那天从半夜里就开始下雪。
天还没亮,陈家都全起了身。
大雪封门,还是陈家两兄弟从窗户跳出去扫干净门口的雪,才能开门。
白蓉看着一片白茫茫的,连路都看不出来,一下就急哭了。
陈建军搂着她小声安慰:“大不了我骑自行车送你去考试。”
这种天,自行车哪能骑得动?
陈建功叉腰看了半天,突然回头和林美兰说:“美兰,借你们厂拖拉机出趟车吧!你和知青们也不容易,复习了好几个月,别因为一场雪耽误了前程。”
林美兰一笑,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她也是思量很久,还是决定参加这次的高考了。
雪这么大,她想去镇上考试,也得拖拉机送,现在捎上全大队的知青,也算是件美事。
天边才泛了白,拖拉机就出动了。
半路上还碰上几个别的大队的知青,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
能捎上的陈建功也就捎上了,实在捎不上的也没办法,到了公社,陈建功就下了车,没再往镇上送考。
“你们先走!美兰,你别的事儿都不用多想,好好考。我现在去公社上求车,能多送几个考生也是好的。”
陈建功一片热心,到了公社直接就往办公室主任家敲门了。
谁也没想到突然天降大雪,公社上对接送考生这事还真没安排,好在郝书记也是个爽快人,直接就敲定了公社派车接着考生。
紧赶慢赶好歹是赶在禁入前都进了考场,门一关,因大雪而迟到的考生怎么求都进不去门了,又悲又痛,在大门前痛哭失声。
这一接送,就送了三天。
白蓉考完试出来,脸都白了,陈建军慌得忙用多带来的厚衣服把人裹住,再一摸手,冰凉的。
不禁有些急了:“怎么这么冷啊?是不是生病了?你说你,那么拼干啥?咱家又不是指着你非得考上呢!”
白蓉脸色更白了,抬眼看陈建军,涩声问:“什么意思?你不是支持我考试的吗?怎么又这么说?这是盼着我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