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队的近百户人家,百分之九十都建了大棚。
乍暖还寒,阳历四月初,眼看着要开春了,又是一场大雪,转眼就把天地染白。
许敏站在代销点门口看雪,远远看到大道上骑过来的自行车,立刻就喊起来。
听到喊声,陈建功赶紧蹬了几下,还没到近处就先跳下车了。
“妈,这大雪,我看也没人来买东西了,咱回家吧!”
许敏答应一声转身收拾东西,顺口问:“你到公社上办事顺利吗?那拖拉机的事儿怎么说?”
陈建功摇摇头,脸上难捱郁闷之色。
他是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可公社那边办事实在难搞,他连着跑了好几天,也没申请下拖拉机来。
眼看着就要能春耕了,他要是再办不下这事儿,怕要耽误春耕。
一看陈建功表情,许敏也知道事情没办成了,和声安慰:“没办成就算了,豆制品厂里还有辆拖拉机,到时弄到后挂,也能算一辆,反正好几个都会开拖拉机的。”
陈建功脚步一顿,忽然就扬起眉来:“还真是,咱大队上可是有好几个拖拉机手了!妈,你先回啊,我还得去趟公社上。”
他到公社上正好碰见从县上开会回来的郝书记,索性就越级直接和郝书记申请了。
这一趟,还真就让他把事情办成了。
有了郝书记的支持,再加上陈建功说大队自己就能有拖拉机手,只要拖拉机就成,管事的车队队长也不好再推托,还真就把三大队排在了春耕的第一顺位上。
四月中,陈建功带着林美兰几人去公社上把四台拖拉机给开了回来。
连着陈建军也请假从镇上赶回来,当了两天拖拉机手。
天还有些冷意,许敏抱着膀子,站在田埂上,看着田野上一字排开的拖拉机轰轰驶过,心里忍不住哼唱“在春天的原野上”。
四月底时,春小麦播放完毕时,江河也开了,河畔河枝见了绿,山坡上的婆婆丁也露了白,常见小姑娘蹲在地头挖。
村里人都忙得很,忙得却不是大地里的活儿,而是忙着收、卖大棚菜。
种得多,卖得多,钱也赚得多。现在远近都知道三大队种大棚菜可是发财了。
陈建功这时候却是顾不得家里的大棚,眼看着春小麦就要发芽了,天暖起来小苗一窜就起来。
打从年前,他就和沈秋深商量过用化肥的事儿,可这化肥远比他想象中的还难买。
头一件,要批条子弄化肥票。
县里农机商店的化肥是要凭票买的,分到哪个公社都是有数的,想买化肥,先要找本公社批条子,再兑化肥票。
陈建功为了这事儿,连跑了公社一星期,比之前申请拖拉机还要勤力。
好不容易批了条子,弄到化肥票,兴冲冲地开着拖拉机去县里买化肥,哪知票子、条子、钱三样都到位了,人化肥却没到位。
销售员直接一句就打人打发出去:“没化肥!今年化肥紧缺,人化肥厂的化肥还没送来呢!”
陈建功急问货什么时候到,销售员呵呵“问我我哪儿知道啊!等着吧……”
“到货会通知?”
“通知啥呀?自己跑勤点问呗!到货了赶上你就买,没赶上再等下一波。”销售员翻个白眼,根本不在意买卖成不成的。
陈建功气得脸通红,却只能忍着,低声下气地问也没出个结果。
还是之前买拖拉机认识的一个销售员和陈建功交了个底,说是今年化肥真的紧缺,难买得很,要是有门路还不如去隔县化肥厂去买。
“也是咱县里没化肥厂,要是有化肥厂还能受他们那气?”
陈建功听得心里一动,想想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好笑。
偌大县城,都没一家化肥厂,他一个小小的大队长还想什么开化肥厂,那不是开玩笑吗?
第149章 遇故人
秋水县买不到化肥,陈建功自然不甘心,索性连公社也不回,直接就奔邻县去了。
他风尘赴赴到了地方,好话说了一篓筐,特意买的大前门都送出去两盒了,还是连厂门都没进去。
好说歹说的总算是见着化肥厂的销售科科长了,可人家捏着陈建功恭恭敬敬递过去的批条,直接就乐了:“你们秋水县公社的批条拿到我们这有啥用啊?别说这批条,就是那化肥票在我们厂也不好使。要买化肥,去农机商店等着好了。”
一盒“大前门”都揣兜了,却是半点没开面,迈上自行车就要走。
陈建功自然要拦,那科长直接就拧眉毛了:“别耽误我时间,你们这样的我见多了!别说你一个生产队的大队长,就是你们公社书记来了也没用——起开、起开……”
自行车一晃,险些把陈建功晃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