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深失笑,低头想想还真认真回答了:“是有点没意思,不过,其实我每天晚上都偷偷去大地里的,虽然大队长不让我下大地,可我这人早就养成习惯了,让我不去地里研究明白,我还真不习惯。
咱们大队上土壤情况啊,种的麦子是什么品种啊,这些我现在都清楚得很——要是咱大队种更耐寒的品种,生产时间还能再提前几天,收获时间也跟着提前,能种的二茬作物的选择会更多些……”
许敏眨巴着眼睛,看着沈秋深脸上的笑,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被下放到农村的沈秋深,其实和她有点像,只不过她来的地方更远,两个人都是远离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可是沈秋深显然比她活得更好。
忽然深吸一口气,许敏跳起身,双臂一举:“不能让土著比下去!得加油啊!许敏——”
沈秋深有点发怔,眼看着许敏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跑开了,他张了嘴想叫,到底还是没叫出口,只是好笑地摇了摇头。
第116章 找到要做的事业了
八月初的时候,黄小琴来了豆制品厂。
这还是年前见过之后的头一次见。
许敏对黄家这姑娘一直很有好感,混蛋小子拒了人家姑娘后更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家了,听说她来了,立刻丢下一直写写划划的本子,亲自去厂里留客。
打发了放暑假在家的小胖子去公社买肉,又和小丫头两人去自留地摘了油豆角,中午炖了一锅五花肉炖油豆角。
得说下三大队这边的水土是好,油豆角肉厚肥美,别的公社种一样的品种也没这个好吃。
新鲜摘的嫩黄瓜,生菜叶子,小葱,小辣椒,蘸上用肥肉丁炸的大酱,别说多鲜了。
饭桌上,许敏才知道黄小琴已经不在国营饭店做了,这回来豆制品厂,是想在镇上开个豆制品厂的代销点。
“我和我们经理说好了,我名字还挂在饭店里,人呢就不上班了,用我们饭店的名头卖豆制品,到时按年给饭店交点钱……”
黄小琴话没说完,许敏下巴都快掉桌上了。
我的天耶!这年头还有停薪留职这操作了?
得说黄小琴也是个不了得的姑娘,这年头,居然能有这样的想法,可真是胆子太大了。
“大娘,可别夸我了!这不,前些日子河间省那地儿不是地震了吗?听说死了好多人,我就寻思着,人活一辈子,一下子就没了,我学灶学了半年多也碰不着马勺,就让我端盘子,有啥意思……我总不能就一直那么过。”
许敏张张嘴,半天才找回声音:“大地震了?!”
好像是今年啊!
这一年,可不只是大地震这么一件大事。
咽了下口水,许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吃完饭的了。
等送走黄小琴,她趴在桌上,手指无趣地翻着写字的本子,叹一声又一声,忽然就一下子坐起身来。
代销点?!
对啊!人黄小琴都能做代销点,那她也可以做啊!
不过,她这个代销点可不是代销豆制品了。
她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做什么都不如做老本行容易上手,没穿前,她就在百货公司上班,那现在,还是从这行入手才是最好的。
只是,想做供销社的代销点怕是没那么容易。
供销社,那可是正经的国营企业,和别的国营商店还有些不同,供销社分布更广,不会只开在城市里,像胜利公社就有供销社,但也只到公社那一级,像大队这级别的还真没有。
如果许敏能在三大队开个代销点,社员就不用为了买一盒火柴而跑好几里地去公社上了。
想得兴奋起来,许敏也不再赖在炕上了,直接出门来了个市场调查。
被许敏问到的人都有点懵——
小姑娘眨巴着眼,小心地道:“出门就能买的——铅笔、本子?”
小胖子直接得很:“糖——甜甜的糖!”
“酱油、醋……”
还有爱美的:“雪花膏!”
“要能可劲儿买肥皂就好了……”
许敏顶着大太阳在地里问了一路,,回了家觉得自己都黑了一圈,不过这黑也黑得值得。
乡下人都实在得很,最需要的还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像那些漂亮衣服,高档商品,她要设代销点的话都不能进,还有一个,进货尽量进那些散装便宜的,包装好价格贵的现在没有市场。
在本子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计划书,许敏第二天就精神十足地去了公社上的供销社。
打听半天,才找到书记办公室,结果,她连门都没进去,人也没见着。
第二天,许敏去得更早,这回人倒是见着了,可人王书记根本没那个心思看她的计划书,笑呵呵一句“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工作安排,等会上讨论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