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里的恶毒婆婆(121)

作者:雁舞流年 阅读记录

带钱的法子两婆媳是交流了,可对方都带了多少钱,谁都没有问。

上车的头天晚上,许敏突然想起来,也不顾天都黑了,直接就往外走:“我去趟知青点——咱要去海城,万一知青们有啥东西要捎的呢?”

“哦……”林美兰摸摸头,还想婆婆平时可不大和知青们往来,怎么这会儿倒要帮他们捎东西了?

坐着马车到了车站,许敏还挺兴奋,陈建功却是叹了一声又一声。

“美兰,你可照顾好——妈……你自己也是,出门在外,小心着些。买那啥生产线的事,你别着急,先看看,要是不行就算了,要是你真看中——我在家也问问,看能不能借着点……”

许敏翻了个白眼:臭小子还不算没救。

林美兰弯了笑眼,没说话,只是轻轻捏了下陈建功的指尖,一切尽在不言中。

车是老式绿皮火车,票是狭长条的硬卡片。

刚上火车时,许敏还挺兴奋,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这个年代的火车真的挺有复古美。

不像九十年代,又没赶上春运,现在的火车不是爆满状态,一节车厢里都没坐满,看着还挺宽松。

打牌的小年青,打毛衣的妇女,看报纸喝茶的大叔,都透着七十年代特有的闲适。

车子开动没多久,就有提着热水壶的列车员过来:“倒开水了——有要喝开水的同志吗?”

不等列车员走近,就有不少人举着杯子站起来了,许敏还想站起身,却让林美兰按下,自己一手一个大搪瓷缸子,接了两缸水。

没一会儿,又有报着报纸、杂志的列车员走过,倒是许敏印象中推着小推车卖零食的列车员始终没有出现,可能那得到八、九十年代才会成为火车上一景吧?

也不知道火车开了多久,许敏的兴奋劲过去了,人就开始有点迷糊了。

这车,可真是太慢了。

不光慢,这辆绿皮火车居然还不是直达海城的,到了阳城还要倒车。

这回再上车,许敏直接就睡过去了。醒来时天都黑了,这时就有推车卖盒饭的了,只是盒饭不是后来的塑料饭盒,而是铝饭盒。

一块钱一份,就是半盒饭,一份炒青菜,一份肉烧土豆,虽然有点凉,可看着却让人很有食欲。

许敏本来没准备吃火车上盒饭的,这会儿也觉得有点馋。

索性买了两盒饭,就着新打的开水,美美地吃了一餐。

在火车上熬了三天两夜,总算才到了地儿,

下了火车,天才蒙蒙亮。

许敏深深吸气,总算觉得又活过来了,再在火车上呆着,她觉得自己都要被熏死了,就是现在闻自己,她都觉得是臭的。

就在火车站的广场上,买了份地图,婆媳俩坐在大台阶上看了半天,才确定要坐哪路公交。

哪怕是七十年代,海城也到处都是人,火车站附近的公交站乘客尤其多,好在秩序很好,排成长蛇的队伍居然没人插队。

五月初的海城,春暖花开,街道两边高大的玉兰树绽满了洁白的玉兰花,沁人心脾的香熏人欲醉。

公交车上挤满人了,许敏连动都动不了,透过人群缝隙看到另一个海城。

红白相间的公交车、白蓝相间的有轨电车相对驶近,再驶远;自行车铃铃铃响着,在红灯前排出十几米远的队列,壮观得像军队;街道两边都是商店,虽然看得不清楚,但隐约能看到顾客如云……

远远的,能看到外滩,繁华的步行街,商业区,虽然和记忆里大不相同,但眼前繁华还是勾起了许敏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

一时间,心生悸动——海城啊!见过你的繁华,见过你的风情,没想到居然以这样的方式见你曾有过的淳朴风貌。

第92章 原来豆腐还能这样做

倒了次车,才到了海城第六豆制品厂。

要按海城来说,厂子肯定不在繁华地带,可下了车,看看周围环境,还是比黑水镇最繁华的街道还热闹十倍。

长长的围墙,延绵了整条街,光是这一个厂地盘大概都比三大队还要大了。

站在大铁门前,哪怕是许敏,都在心里“啊”了声。

比起后世的工业区,这家豆制品厂自然不算什么。可这毕竟只是一家豆制品厂,能有这么大的规模真的是不简单。

可能是两个人站在门口看得太久,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喊了一嗓子:“同志,你们是干什么的?要买东西往那边走,门市部在那头呢!”

“啊,我们不买东西。”林美兰笑着招呼:“大叔,我们是来办事的。”

“办事?”上下打量了两人两眼,明显是门卫的男人抬了抬下巴:“办什么事?找谁啊?”

林美兰一笑:“我们找李副厂长,之前就和他约好的了。”

上一篇: 首辅娇妻是神医 下一篇: 猎户家的锦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