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低询,时而审视,总是不过几分钟就能判断病症,或是开药方让去药铺抓药,或是直接从药箱里取药赠送。
安若在旁看着,越看越觉得钦佩。
医术高明且不说,关键是真的专业,医疗态度也好,耐性回应每一个问题,哪怕看诊的乡亲因为他没赠药,恶言相向,他也一直都是笑眯眯的。
天色渐黑,安若悄悄站起身,出门告诉两小不要再让人排队了,想看诊明天再来,又折回院中。
高万青似乎没有察觉,直到桌前没人再坐下,他才回过神来,好像才看到安若一样,立刻站起身,就叫“师父”。
安若大窘,“都说不许这么叫了。要说医术,我应该向你学才是。”
高万青眨眨眼,忽然就笑了,“安娘子想学我的医术?”
安若点头,没掩饰渴望求知的心情。
她的急救室只能救一时之急,而且使用起来诸多忌讳,像中医这样能直接就治病救人的医术,她还真的很需要。
高万青笑容更盛,“既是如此,那不如就由我来教安娘子把诊行医,安娘子则教我你做手术的技艺——如何?”
安若迟疑,高万青已经热切地道:“上午时我已经看过刘大哥的刀口,虽然没有亲见安娘子做手术,但光是看伤疤,就知安娘子果然神技……”
高万青越说越兴奋,安若实在听不下去了,只能无奈地举了下手,点头应下。
“高大夫也不要再说什么拜师的话,我们就算交流学习吧!”
高万青只要能学就行,也不在意什么师徒名分,直接就应了下来。
答应完高万青,安若才回过味来。
要向高万青学医,就不能再撵人走了,可留个外人在家……
抬头看看正看过来的沈远岚,安若莫名地有点心虚。
第78章 挖了多少坟
在沈远岚同意后,高万青暂住在私塾的院子里。
不过,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业,义诊还是继续在沈家院里。
义诊的消息传开后,附近村子的乡亲纷纷赶来,沈家院外天天排满了人。
高万青教学方式简单粗暴,直接丢给她一本《医经》,背去吧!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算半入门。
《医经》是前朝名医胡致宁的著作,讲解各种症状,药方,肉容详细且枯燥。
就连安若,看到那些药方都觉得头大,比后世她看过的那本《汤头歌》难记多了。
为了更好记住这些药方,她一面背,一面依照《汤头歌》按韵律重新记录药方。
高万青偶尔看到她写在纸上的《汤头歌》,不禁大赞,“你这个汤头歌改得好,这样念朗朗上口,比死记硬背有趣得多。安娘子,等你全都写好了,介不介意我拿给别人看?”
安若自然一口应下,完全没问高万青是要把《汤头歌》拿给什么人看。
除了看书,这些日子,她做的最多的就是陪诊了。
有时候高万青也会让她上手把脉。
安若把脉还是把不大准,一开始她还是数脉搏、计心跳,看动脉血管软硬度,渐渐的,她开始察觉出脉搏与脉搏间微妙的不同,能分得清实脉、虚脉、浮脉、沉脉的不同。
脉象不同,诊断也各不相同,在没有仪器帮忙的古代,还真全靠经验了,难怪说大夫越老越老,连高万青这样的医术都不被人信任了。
高万青对安若查体的方式很感兴趣,“这些都是那个老宫女教你的?真是奇怪,宫里的贵人哪容这样摸……”
正在按压病人后背的安若手一顿,嘴角直抽。
让安若上手,除了是想让安若熟悉把脉,高万青最想的就是看安若给人手术。
恰好这日义诊,有临村一个大叔伤了腿被送来。
高万青一见就乐了,大喊安若过来,“安娘子,你看,这大叔伤口好长,得缝针吧!”
安若忙上前接手,看了才知伤口看似长,但撕裂得并不严重,只需清创包扎,并不需要缝针。
这些都很好做,安若很快就处理完了。
“大叔,你腿上的伤不算太严重,一会包好了,高大夫开了药,你回去吃就是。”安若吩咐完,回头看就见高万青盯着她。
“高大夫,不开药吗?”
高万青眨眼,“我看这伤口也挺长的,要不,你缝几针?做那个手术?”
安若都给气笑了,“别说胡话了,快开药吧!”
高万青无奈,只能过去把脉,嘴里还道:“我看你的手法倒有些像军医!我听说守边的军营里有些军医就会做手术。有时军士若是伤重,也会把腿锯断。威远大将军当年受了重伤,他军营里的一个大夫就给他缝合过伤口……”
“威远大将军?”安若来了兴趣,“威远大将军军营里真的有这样的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