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顾筠和周铭得了信儿,去镇上瞧赵伊诺去了,“要我说,白叔还是厉害,那么大把年纪了,还能让赵叔么给他生个老来子。”周宵感叹不已。
许是这把年岁还怀了孩子,赵伊诺抹不开面儿,直到孩子生了下来,才让白翎告知了亲朋好友,今儿一早儿,顾筠和周铭驾着马车去镇上的时候,还没从突然多了个大侄子的震惊中缓过来呢。
喜哥儿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咱村里也有,我还记得呢,十年前,我一出了五服的亲戚,当时许是都四五十了,比白叔还大上一些呢,生了个儿子来,他孙子都比他小儿子大,老两口上了年岁,他们儿子像爹一样把他弟弟拉扯大的。”
周宵失笑:“白叔他们倒还不止于此。”
喜哥儿看了周宵一眼,道:“反正若是让我这把年纪再生,定是不成的。”
虽说村里有些人家,婆婆和儿媳妇一块儿怀上生孩子的,喜哥儿还是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夫夫二人说话间,把年夜饭要做的饭菜收拾了出来,清洗干净,该切块儿的切块儿,该切片儿的切片儿,刚准备烧火,顾筠他们就回来了。
“爹,赵叔么怎么样?孩子咋样?”
顾筠把手洗干净,接过做年夜饭的活儿,“还成,就是还有些虚弱,那孩子模样,全随了你白叔了,你们白爷爷说,跟你们白叔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白叔长得英俊潇洒,随白叔挺好的。”喜哥儿笑道。
“等年后走亲戚,就能见着了,小家伙很可爱。”
喜哥儿点了点头,帮着一起,把年夜饭要吃的米饭焖上。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年夜饭也是越来越丰盛,鸡鸭,还有大哥夫从南府城寄来的海鱼,鲍鱼,龙虾,海菜,顾筠炖的佛跳墙,能鲜掉舌头去。
过了除夕,便是新的一年,大年初一,雪还在下,喜哥儿身子越发的重,便没有随着周宵他们出去拜年,和顾筠一起留在家,等着拜年的人来。
等团团和圆圆怀里揣着厚厚的一叠红包回来,村子里也渐渐静了下来,过年最是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成群结队,四处串门拜年的时候了。
一年过去,明年定也会是个好年时。
第124章
过完了年,春回大地,山里渐渐冒出了些许绿意,村里人闲了一个冬时,又开始渐渐忙碌了起来。
喜哥儿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一家人严阵以待,周宵更是早早的便把接生么么接到了家里,生怕到时候来不及去接人。
就在全家人的翘首以盼下,饺子如约而至,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哥儿,眼睛既不像周宵,也不像喜哥儿。
顾筠和村长夫郎抱着饺子,不舍得撒手,“这眉眼,隔辈儿随了你小爹了,可真是可爱。”
周宵细细看了看,眉眼间的温柔似是要溢出来。
小饺子刚出生,皮肤红红皱皱的,算不上多好看,但自家人却是怎么看都不够,越看越喜爱。
虽入了春,但还是有些冷,顾筠抱了一会儿,再怎么不舍得,还是让周宵抱进屋子里去了。
喜哥儿喝了碗鸡蛋红糖水,恢复了些力气,周宵抱着小饺子,放到他身边,温声道:“辛苦你了,阿喜。”
喜哥儿脸色还有些疲惫,温柔似水的望着睡的熟熟的小饺子,“小爹他们可还在?”
“岳丈他们见你没事儿,看了眼小饺子,便先回去了。”
团团和圆圆趴在床边,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小饺子,皱着小眉头,颇为忧心道:“弟弟,好小,好丑哦。”
喜哥儿嗔笑着看了俩崽子一眼,“弟弟还小,等长长就好了,你们两个做哥哥的,一定要保护好弟弟哦。”
团团和圆圆重重的点了点头,很是郑重的承诺道:“小爹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弟弟的!”
在他俩看来,弟弟这么丑,说不得以后就嫁不出去了,他们作为哥哥,一定不会嫌弃,会一直养着他的。
周宵不知他俩的心中想法是,看着面前的四个宝贝,心里软的像一滩铁水。
念哥儿带着孩子和李尔朝在周家住了两个多月,平日里性子沉稳的小金汤勺跟着团团和圆圆两个哥哥,玩的也疯了起来。
李父李母和金孙从来没有分开这般久过,念的紧,连日发了四五封书信,催着念哥儿他们回家。
李尔朝收到信,陪着念哥儿又在周家待了段日子,才收拾包袱,约好了过段时日再来,带着依依不舍的念哥儿和小金汤勺回了南府城。
………
日子如流水般划过,团团和圆圆就这么护着小饺子,一日日长大,山头绿了又白,周宵也早早就从白翎那儿将那一千金赎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