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583)+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想来,没有人敢跟朝廷违约的。

蔡珅拿到了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利益就离开了,剩下的,不管几大商会如何争抢,都与朝廷无关了。

从朝廷的利益出发,蔡珅有时候也不想让这些商人太团结,因此坐视争斗而不见。

这些商会掌握的资源太多了,要是心太齐,就会左右朝政。

蔡珅离开之后,徐乐作为鸿昌海盟会长,又是皇后之母,现如今皇后当政,鸿昌海盟理所当然的拿了第一份,第二份就是耀星海盟,余下的就是各大商会。

虽然在分割利益的时候出现矛盾,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大家都拿到了利益。

当初本想着拿下吐蕃就好,不想连带着连吐谷浑一起打下来了,这一块土地的归属,最后是属于朝廷跟王子腾的,朝廷占了八,王家占了二。

当初的四王八公,唯有王家蒸蒸日上。

王子腾心里清楚,这便是王家权势能达到的顶峰了。

有了这一块土地,至少能保王家三百年的富贵,他王子腾无愧于王家先祖。

王子腾班师回朝那一日,京城内外张灯结彩,百姓夹道相迎。

煜哥儿跟在统帅王子腾身边,在战场上立了不少的功劳,成了中军帐下的一个小将领。他穿着银白锁子甲,头戴翎冠,骑在高头大马上,少年将军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那是谁家儿郎?看着年岁不大,都穿上将军的铠甲了?”在一干饱经风霜的战士的衬托下,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显得尤为显眼,引起百姓的议论。

“这莫非就是那个生擒吐蕃王的陈小将军?”

“陈小将军?生擒吐蕃王!好生厉害的小将军!”

“十二岁就上了战场,十四、五就成了将军,能不厉害吗?你看看后面车马押送的吐蕃王与吐谷浑王世子,听说吐蕃王就是被他所擒。”道路旁的人,大声的说着赞扬的话语,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与自豪,这是百姓对保家卫国的将士的崇敬。

“听说这陈小将军,还是皇后娘娘的弟弟,是忠勤伯王元帅的义孙,自幼得忠勤伯教导。”

“难怪了,原来是有家学渊源。当初忠勤伯率兵攻打暹罗,也是大胜而归,是出了名的常胜大元帅。”

“真真的是英雄出少年。”

……

煜哥儿听着耳畔的赞扬之声,对王子腾道:“常胜大元帅?这个称号,除了已逝的白老将军,就祖父担得起了。”

“祖父老了,打了这一仗,日后只怕再无出征的机会。这常胜大元帅之名,希望你日后能担得起。”王子腾饱经风霜的脸庞,露出一个笑,脸上晒出的高原红,让他多了几分“土”气。但征战杀伐多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煞气、杀气,又很好的震慑住他人,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煜哥儿抱拳,认真道:“孙儿不会让祖父失望,不会堕了祖父常胜大元帅之名!”

第122章 论功封赏

煜哥儿从小没有父亲,王子腾的存在填补了他父亲的空位。因此他对王子腾十分的崇拜,以王子腾为目标,日后要做一个常胜大元帅。

徐乐与青娘虽然能给予这些孩子很多的爱,但父亲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特殊的。

有些事情不是尽力,就能填补的。

双份的母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爱的空缺,但孩子还是会渴望父爱。

兕姐儿选择了皇权,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缺。

熠哥儿选择了承继家业,做姐妹兄弟的后盾,孝敬两位母亲,将家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猊姐儿天生洒脱,没有父爱就没有,虽然偶尔也会因此遗憾,但也不曾真正的放在心中,她的心太小,装不下那么多的东西,星辰大海等着自己去征服呢,哪里想得起其它?

至于煜哥儿,王子腾的存在,填补了这一空缺,他这般的年岁,正是崇拜“父亲”、怜惜“母亲”的年岁。

王子腾在战场上,一人抵万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煜哥儿崇拜王子腾,也是正常。

王家接下来,至少三代不会选择从军,因此,王子腾也将煜哥儿当做接班人培养,对他寄予深厚的期望。

王子腾心中清楚,等自己致仕后,四王八公才算是真正的落幕。

“宣忠勤伯王子腾觐见!”

“宣忠勤伯王子腾觐见!”

“宣……!”

一声声高唱传召,被鼓声所掩盖。

王子腾率领一干将领,殿前听封!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龙椅下方,摆放着一张案几,皇后大妆于帘后听政。

王子腾得胜归来,皇帝是高兴的,在自己当政期间,扩大了疆域,日后史书之上,定然会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