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579)+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八成是了。”兵部尚书道:“这老小子,平时最是谨慎不过,今日却失了口,十之八九是故意的。”

工部尚书“啧”了一声,嘬着牙花子,感叹道:“这老小子,怕是想得个……之功。”含糊的说了一句,但兵部尚书听明白了。

兵部尚书看了看四周,虽然侍卫离得远,听不见他们说话,但兵部尚书还是止住了这个话头,轻轻摇头,示意工部尚书别再说下去了。

“听闻,忠勤伯要回来了。”工部尚书换了话题,询问起了吐蕃的战况。

提起此事,兵部尚书脸色好转了不少,笑着道:“只怕,忠勤伯不日就要班师回朝了。”这话的意思,就是这战要胜了。

“能在千秋节前回来不?”工部尚书问。

兵部尚书点点头。

“那朝上是要多一个侯爷了。”

“想来,是了。”

两人说着话,出了宫门。

林如海沉默着,上了马车,他走在最后,隐约听见了前面两人的谈话。

回了府,林如海就进了书房,过了晚膳时间,都未出来。

管家冯蘅担忧不已,叫人给京郊道观送信。

黛玉带着女儿宝珠,连夜赶回林家。

“父亲。”黛玉在房门外,轻声唤了一声。

里面没有动静。

黛玉有些担心,冯蘅示意小厮开门。

小厮轻手轻脚,开了书房门。

寂静的夜中,门轴转动的声音响起。

黛玉道:“冯管家,叫厨房备上膳食,稍后送来。”

“是。”冯蘅吩咐人去厨房,又叫人守在书房四周,自己带着人,在书房门外守着。

“父亲……”黛玉进了书房,书房内漆黑一片,林如海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呆坐了多久。

黛玉轻轻挥手,一旁的烛台亮了起来。

突然的光亮,让林如海感觉有些刺眼,忍不住眯了眯眼。

林如海的声音有些沙哑:“玉儿回来了……”

第119章 挣扎

“父亲。”黛玉放柔了声音,林如海的精神状态很差,好似一瞬间失去了精气神,只剩一副躯壳在那。

林如海叹息一声,突然问道:“玉儿,你说,为父究竟是该忠君,还是爱国?”

黛玉微微一愣,随即坐在了林如海身旁,低声道:“女儿觉得,忠君也罢,爱国也罢,都逃不过一个‘民’字。父亲,是要选君,还是选民?”

“天地君亲师,这话,自为父记事起,这话就刻在林家的宗祠之中。”林如海有些迷茫,他自幼学的是忠君爱国,君权至高无上。

现如今,陛下困于滩涂,皇后掌控朝堂,作为忠君的臣子,林如海有些迷惘,自己究竟该如何做?但他明白,现如今,皇子年幼,皇帝重病,不想朝政动荡,就得有人统管朝堂。

皇帝信不过宗室,选择了皇后,但皇后野心勃勃,欲壑难填。

林如海只怕,日后的小皇子,无法从皇后手中夺回权柄,到时候母子相争,只怕要引起天下动荡,生灵涂炭。

“父亲,天地君亲师,那君,是什么?”黛玉问。

林如海道:“是皇权,是皇帝,是天下共主。”

黛玉摇头:“不,那君是压在百姓头上的枷锁,是……”

“住口!休得胡言!”林如海惊怒交加,不许黛玉再说下去。

他是个儒雅君子,即使暴怒,也说不出什么粗鄙之言,只愤怒道:“胡言乱语,你是疯魔了不成。”

父女两人此次的谈话不欢而散,黛玉离开后,宝珠带着下人,为林如海带来了晚膳。

“祖父,快尝尝,宝珠做的燕窝粥,可好?”宝珠圆圆的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小儿无忧,不懂大人的心绪烦忧。

林如海从来都不是迁怒之辈,瞧见了宝珠,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祖父尝尝咱们宝珠的手艺。”说着,接过宝珠端来的燕窝粥,食不知味。

一碗燕窝粥下肚,林如海准备哄走孙女,他现如今心情不大好,只想一个人待着。

宝珠好似没有察觉到林如海心情低迷,向林如海分享自己在京郊的所见所闻。

当宝珠提及,好些外出做工的妇人,跟自己的丈夫争吵打骂,林如海说了一句:“夫为妻纲,做妻子的,如何能打骂丈夫?”

宝珠道:“可是,祖父,那些妇人辛苦外出做工,她们的丈夫在家却肆意打骂她们,这样对吗?好些妇人,时常被打骂,多数是为了孩子反抗的。”

林如海沉默片刻道:“夫妻要相敬如宾,做丈夫的也不该无故打骂妻小,欺凌弱小,实非君子所为。”

宝珠又道:“那祖父,日后宝珠成亲了,宝珠的丈夫会打骂宝珠吗?”

林如海沉默片刻道:“祖父不会让宝珠受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