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摇头:“皇八子是男是女,对我们都无甚影响,毕竟……他生下来,就是下一任储君。”
木棉不懂其中的道理,但徐乐这样说,她便放下心来。
徐乐坐在窗前,看了看窗外的景色,瞧见了穿着罗裙的小姑娘进来了,就对木棉道:“叫丽娘那边用药,陛下也该醒了。”
“是。”
木棉应声后,门外传来丫鬟婆子行礼打帘子的声音。
“二姑娘来了。”
“姑娘万福!”
“母亲。”猊姐儿小跑进来,瞧见徐乐,便扑上来撒娇。
徐乐摸摸她的脑袋,笑问道:“额间都沁出了汗,去哪里调皮了?”
猊姐儿有些不好意思道:“方才跟姐姐们去踢毽子了,又去了大哥哥的屋里,瞧见他屋里有一艘帆船的模型,我瞧着喜欢,就缠磨大哥哥要,大哥哥送我了。我亲自将那模型搬到自己院中,有些疲累,这才出汗了。”
徐乐轻笑:“你呀,又缠磨你哥哥要东西,可跟哥哥道谢了没?”
“嘿嘿,说了,我还将我的那一座玻璃屏风给大哥哥送去了。”猊姐儿道,她年纪不大,却也懂得有来有往,方是长久的道理。
“你屋里已经有那么多的帆船模型了,怎么还嫌不够?”徐乐跟猊姐儿说话,示意丫头给猊姐儿端盏茶来。
猊姐儿靠着母亲说话:“我喜欢帆船,等我长大了,我便驾着帆船远行。带着母亲,游历世界,听闻海的那边,有红头发绿眼睛的胡人,我想去瞧一瞧。”
“那你可得多锻炼,远航辛苦。”对于猊姐儿的梦想,徐乐是支持的,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路,得让他们自己走。
母女两人说着,赏着窗外的景色,岁月静好。
青娘带着丫头放轻了脚步,掀开帘子,瞧见她们在说话,也没有打扰她们,就去了厢房那边,处理事务。
皇宫之中,内阁大学士与各尚书都聚在了一起,这一次大乱,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
皇帝没有醒,内阁这边就商议着行事。
“大军那边,下一批的粮草可筹备好了?”林如海问道。作为文臣之首,他有资格过问这些。
蔡珅道:“已经准备好了,过几日就要发出去。”
林如海点头,又道:“马上秋收了,税粮这些,也得安排好。秋收后,还得提前修缮灌溉的水渠,还有防洪的堤坝这些,这些咱们得早些做好规划,发布公文,叫下面的州府早些准备。”这些事情,繁杂得很,得早些规划好。
工部那边还要筹备军备这些,事务更加繁重,人手不够,还得扩招人手,这些事情就得吏部去做。
太子、皇后还有几个皇子死了,他们的身后事还得处理,皇帝没醒,不知道该用什么规格下葬,但东西得备着,礼部的事情也一大堆。
刑部那边,更恼火了,死了这么多皇子,都还没查清楚,事情究竟因何而起。怎么一夜之间太子、四皇子、五皇子都死了?
皇陵那边传来噩耗,二皇子也中毒身亡了。跟六皇子一样,死于吐蕃的毒草。
这才多久?
不到半年的时间,死了六个皇子。
刑部尚书快愁死了。
大理寺那边也要疯了。
皇帝醒来,只怕朝堂要大换血。
新任的兵部尚书,没有说话,他资历浅,就少说,多听。偶尔打量殿内的这些人,猜测着,这屋子里的人,有几个参与进了那一场暴乱?
兕姐儿抱着皇八子,坐在帘幕后面,身后坐着的是宁寿亲王他们。
内阁与六部掌权,皇家这边也不会任由他们行事,将所有的权柄放下去。
权力放下去容易,收上来就难了。
兕姐儿抱着襁褓里的婴孩,手轻轻拍着,哄着孩子入睡。
众人在商议事务,沉重又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明守义带着四个小内宦进来,欢喜的喊道:“陛下醒了!”
众臣跟几个皇亲都站了起来,往内殿而去。
兕姐儿抱着皇八子,问道:“陛下醒了?御医可曾看过?陛下身子如何?意识可清醒?”兕姐儿抱着皇子,
一声声的问询,问的,也是这些人最关心的问题。
第95章 请罪
一行人来到内殿,御医正在给皇帝看诊,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皇帝年岁大了,又遭受了一番打击,身子骨有些不好了,不能过于操劳,不然就容易折寿。
大臣们面面相觑,做皇帝的,除了昏君,不然哪里有不操劳的。
有人不禁在心里想着:陛下不能操劳好呀,这做臣子的,可不得为主分忧吗?
皇帝问起几位皇子的情况,众人不敢言语。
皇帝看向殿内的人,最后还是宁寿亲王顶着帝王威压,回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