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504)+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等内宦离去后,贾琏迫不及待的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王熙凤,王熙凤感叹道:“先前,迎春用永不晋封换了大姐姐一命,现如今老太太又用自己的命,换来了迎春的晋封。”

提及贾老太太,王熙凤跟贾琏很是伤感了一会儿,贾琏自幼失母,父亲贾赦也不大管他,他自幼是与贾珠、元春一起在老太太跟前长大,对老太太的感情深。

贾琏道:“我去珠大哥那边一趟,这边就劳奶奶你多费心思。”

王熙凤回道:“你只管去,这边一切有我。”

贾琏便去找贾珠,贾政戴着孝,带着孙子、孙女守灵,一旁一起守灵的是林家父女。

不时有人送丧仪来,贾珠跟贾琏在外面接待。

堂兄弟两人,一边迎客,一边商议事情。

贾珠道:“老太太去后,按先前商议好的,咱们正式分家。等守完孝,我要外放,你带着宝玉、琮儿在京中,少出去与人交际,避开点几个皇子。”

贾琏朝来送丧仪的人拱手,说了几句客套话,才回贾珠:“珠大哥哥放心,这样的事情,弟弟不敢掺和。宝玉跟琮儿留在京中,环哥儿那边,珠大哥是要带出去吗?”

贾珠回道:“环儿天资差了一些,现如今才是个举人,我瞧着中进士怕是难了,就带他出去历练几年,到时候再以举人的身份谋个一官半职。”

贾琏听到此,就不敢说话了,贾环再不济,还有个举人的功名,贾琏自己连童生都没有过。

贾珠看了他一眼,就道:“别多想,你的路,不在科举上。”

且读书的人千千万,又有哪一家读书人,能保证自家所有读书的都能中进士的,因此贾珠对贾环也不失望,只要肯上进就好,他们这等人家,上进的路子多,并不拘泥于读书这一条,但读书确实是最快的捷径。

两人说着话,来祭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顾不得说话闲聊,只叫人将宝玉、贾琮、贾环叫了出来,一起待客,叫贾兰领着几个小哥儿,在里边哭灵,同时照看好屋里的客人。

徐乐与薛宝钗、平儿约好了时间,一起来到荣国府这边。

平儿感叹道:“当年咱们进府的时候,她老人家身子多健朗。”

徐乐道:“老太太高寿。”贾老太太确实高寿,要是不吃下那秘药,这老太太活个百岁不成问题。这老太太是个厉害的,即使是死了,也在为贾家打算,可谓是后半辈子都奉献给贾家了。

宝钗看着荣宁街整条街都挂着孝,来吊唁的勋贵乘坐的马车,将街都堵了半截,感叹道:“老太太生前荣耀,死后荣光,来人间一趟,不虚此行。”

三人下了马车,缓步前行,里面已经被堵住了,只能下马车走。

“恭夫人到!”

“薛恭人、孟恭人到!”

贾珠与贾琏站在门外,拱手行礼,三人还礼。

随即,又有小厮丫头出列,引三人进去,到了灵堂。

贾兰作为重长孙,起身拿起香,在蜡烛上点燃,递到徐乐手中。

贾芃、贾蕤分别点燃了香,递到宝钗、平儿手中。

三人举香,吊唁贾老太太。

王熙凤见湘云形容憔悴,便对湘云道:“你去后边,照看着点环哥儿媳妇,她怀着孕,不好冲撞了去,你帮着照看点。”

湘云还要推辞,王熙凤就推她去后院,让已经出嫁的小红,帮衬着照看。

徐乐三人走到王熙凤跟前的时候,徐乐道:“奶奶怎么将宝二奶奶打发走了?”

王熙凤叹气道:“那丫头跟老太太感情好,老太太去后,她日日在灵前熬着,就是铁打的身子骨也受不住,叫她去后边,看着点环哥儿媳妇。”

平儿道:“奶奶还说旁人呢,也不瞧瞧你自己,脸都熬得蜡黄了。”

宝钗也道:“这里里外外都是你一个人操心,凤姐姐也该顾及自身才是。”

王熙凤道:“我自来身子强健,熬几日不成问题,这几日我事情忙,有怠慢的地方,你们帮我看着点,等忙完了,我自备酒席,来谢你们。”

三人都应是,只叫王熙凤忙去,灵堂这边她们帮衬着。

贾老太太出殡的那一日,皇帝下旨,晋封温淑仪为温妃。

那一日,京城其余观望这场丧事的权贵,都送来丧仪,出殡的场面之大,比秦可卿、贾敬那两场丧事更大,丧事规格直逼郡王。

贾珠皱眉,此时贾家正该低调才是,但迎春封妃的圣旨一下,又将贾家推向了风口浪尖,好在迎春只有一个公主,不然贾家又要陷入权利争斗的旋涡之中。

贾老太太丧事之后,黛玉便正式出家,成为一个女冠,在京郊修行。

第63章 朝会

黛玉出家后,姑苏林家那边,送来七八个林家姑娘,最大的八九岁,最小的两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