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后面的话没有说完,皇帝却明了她的担忧,就皱着眉问道:“江南几个州府,都下了雨?还是只有那一州一府之地?”
兕姐儿拿出几封折子,递到皇帝跟前:“从臣今日整理出来的折子看,就有三地在同一时期下雨的。”
皇帝拿过折子,翻看了几遍,便道:“召都水监跟钦天监监正来。”
“是。”
御前的传旨内宦应声,领了命,就去召都水监、钦天监监正。
“兕姐儿,你去将近期江南上奏的请安折子都找出来,看看其中有多少关于雨水的。”皇帝转头吩咐道。
兕姐儿领命,就下去了。
兕姐儿找出所有相关的奏折,这么一看,数量还不少,有七、八封。
等兕姐儿拿着奏折回到御前的时候,钦天监监正已经来了,皇帝面色不大好,显然是其说了什么,不是皇帝想听到的。
皇帝道:“这么说,今年江南之地,有洪涝之危?”
钦天监监正道:“臣也不敢确定,还得等都水监来了,将这几年的雨量数据拿来后,臣才敢确定。”
皇帝示意兕姐儿将这几本奏折拿给钦天监监正,吩咐道:“你看看这几个地方的雨水量,今日便给朕一个准确的答案。”
钦天监监正翻看折子,看了看是哪几个地方的奏折,记下了后,便将奏折还了回去。
随即,皇帝便让他下去查数据去了。
皇帝方才的好心情全没了,江南地区,是产粮的地区,要是出现洪涝,粮食减产,不仅是救灾的问题,还有粮食饥荒的问题。
皇帝看向兕姐儿:“你传一个信给你母亲,让商队提前去南越等地筹备粮食。”
“是。”兕姐儿领了命,便提笔写了信,走宫里的渠道,将信送到了徐乐手上,顺便私下里将迎春的话传了出去。
徐乐看到兕姐儿信上江南可能会有洪涝灾的消息,眉头皱了起来,现如今鸿昌海盟的纺织厂的分布,江南地区占多数,江南要真的有洪涝,那鸿昌海盟的损失也不会小。
“叫木棉来。”徐乐对朱鹮道。
朱鹮领命,叫小丫头去找木棉。
木棉来了后,徐乐便让木棉给江南分部传消息,让各厂房做好防洪措施,各原料产地兴建水利设施。
鸿昌海盟的动作,比朝堂更快,朝堂那边要得了确切的答案,才能行动,不然朝堂损耗的人力物力太多,朝廷也经不起这个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会让兕姐儿给徐乐传信,鸿昌海盟作为商会,他们的行动比朝廷更快,还不用损耗朝廷的物资。
皇帝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徐乐做了那个“怨种”。
徐乐看着迎春传出来的那句话,转头,就将这话递到了王子腾跟前。
皇帝现如今就想抓王子腾的小辫子,好打压一下王子腾的气焰,再等大皇子上位后,施恩于王子腾,让王子腾扶持大皇子。
不然就大皇子这脑子,是斗不过其余几个皇子的,但王子腾不想入这个套,他这人滑不留手,皇帝抓不住他的把柄,现如今徐乐将这消息送到了王子腾跟前,王子腾就更滑不留手了,皇帝说什么,做什么,王子腾都应好。
然后,皇帝就暴了个大雷。
皇帝要立太子!
这个雷,炸得几位皇子头晕目眩,三皇子看向大皇子,捏紧拳头,十分的不甘。
若不是自己的身体,这太子之位,哪里能轮得到这个庸碌之辈。
皇帝要立太子,心中有些谱的,都猜到了皇帝想要立谁为太子,内阁几位大臣在皇帝的暗示下,一致举荐大皇子为太子。
居长居嫡,占了礼法大义。
至于大皇子平庸一事,反而是朝臣最不关心的,皇帝平庸一点好呀,平庸才好把控。
————
科普小课堂:
都水监,管理水利的官。
钦天监的主要职能是观察天象、编制历法和颁布历法,算是天文台和气象局的结合体,并不仅仅是“算命”的。
第41章 立太子
立太子的旨意一下,其余几个皇子,再不甘也只得忍着。
立太子不是简单的事情,事关国本,颁布了诏书后,礼部那边还要筹备授册仪式,只有这样,这太子位才算名正言顺。
大皇子入主东宫,其余几个皇子年岁也大了,皇帝便为他们封王授爵,让内廷修缮前朝留下来的郡王府、亲王府,准备将几个皇子迁出皇宫。
“陛下准备给几个皇子什么样的爵位?”皇后端着一碗燕窝羹,有一勺没一勺的舀着,神情是说不出的志得意满。
明嬷嬷道:“御前的人传出的消息,说陛下有意给几个皇子郡王的爵位。”
“郡王?嗯,倒也合适。”皇后点点头,跟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先封郡王,等陛下去后,新皇登基再施恩于诸位兄弟,从郡王升为亲王,一般都是这个惯例。当然,也有受宠的皇子,初封就是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