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442)+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静姐儿点点头,将自己留心听来的事情都说了。

“嗯,我细细留心听了,是哪些人说的这话。最初传出这话的人,不知道是谁,但传播的人有兵部员外郎郑家的太太,工部主簿齐三郎的夫人,还有几个,官位比我爹还低些,是户部的几个官吏。还有一家,我不太熟悉,就见过一面,也是个员外郎家的,听闻她夫家跟沐公府有些来往。”静姐儿在外走动的时候,言语少,存在感低,她在角落里坐着,这些太太、奶奶们,就好似瞧不见她似的,在一旁嘀嘀咕咕。

静姐儿因此,听了不少的闲言碎语,因着这事儿是跟兕姐儿有关的,她才留心听了,还留心传这些话的人,都是哪一家的,能打听出来的,都打听出来了。

兕姐儿听了,便知道这背后是谁的手笔了,左右不是承恩公,就是沐公府。

不过,大皇子有了大皇子妃,有了一个侧妃,传出这样的流言,想逼自己做侧妃,倒也不足为奇,倒是六皇子那边,传这样的话,是什么目的?他一个还没有娶正妃的皇子,难道还瞧不上自家,想拉拢母亲,却只肯给个侧妃、庶妃的位置?这是不是也太瞧不上自家了。

兕姐儿拉着静姐儿的手道:“难为你为我费这些心思,留心打听来这些。想来这背后,离不了那几个皇子的手笔。”

静姐儿道:“不过是偶然听到几句闲言碎语,并没有费什么心思,不过就是听着他们的言语,担心你入宫后,会遭了他们的算计。”一双好看的弯月眉皱皱巴巴的,可见静姐儿心中的担忧有多甚。

兕姐儿瞧了,好笑道:“瞧你,担心得快成老婆婆了,脸都皱巴到一起了。”

静姐儿闻言,没好气的看白了她一眼。

两人说笑了几句,今日来的人不少,两人不可能一直待在一旁说话,就起身去外面迎客,招待旁的小姐妹。

蓁姐儿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好几个小的,贾家那边,除了年岁最长的贾兰没来外,旁的都来了。

熠哥儿带着煜哥儿、文哥儿,招待那些哥儿。

都是淘气的年纪,一群小哥儿就去打捶丸,年纪大一些的,就去蹴鞠。

姐儿这边,玩得要文雅一些,穿着锦衣华服,戴着金玉钗环,也不好去打捶丸、蹴鞠,就玩投壶、占花名、斗草。

那些奶奶们,就瞧他们玩儿,在一旁听女先生说书。

湘云听着女先生说一些奇闻轶事,难得的露出笑颜,对徐乐道:“每次到姐姐这边来,都能听见新鲜的书,倒比旁处的有趣些,那些红娘、聊斋之类的,都听得腻烦了。但去哪,听的都是这些书段。”

第16章 入宫

黛玉见湘云嫁人后,难得的笑模样,就道:“这说的好像是新书,名叫‘三郎探母’,跟一般的才子佳人不同,写的是个农夫,在名山求仙,未得正道,回乡探母的故事。前两日,家里的书铺给我送了一些新书,就有这一本,云妹妹喜欢,明日我就叫人给你送去。这书是一套,除了这个外,还有十余本,我叫他们一并送去。”

湘云笑道:“多谢林姐姐,我在家无甚事情,就看些闲书打发时间。那些才子佳人的书,看得倒是腻烦了。”

未出嫁前,那些才子佳人的书,家里长辈不许看,偶然瞧见几页,便如痴如醉,舍不得丢开手去。现如今能随意瞧了,却觉得索然无味,不如这些奇闻轶事来得有趣。

一旁的宝钗瞧湘云身形消瘦,即使是笑,眉间也带着几分轻愁,不由的暗自叹息,当初那个娇憨明媚的姑娘,嫁人后,却落得此模样。

思及宝玉从前所说的,女孩子嫁人后,都变成了死鱼眼珠子。却没想过,正是他们,将明珠的光辉一点点磨灭,让她们变成了死鱼眼珠子。

李纨跟王熙凤小声的说着话,因着两房分产后,各自管各家的事情,李纨对王熙凤的态度也好了许多,两妯娌现如今倒是能坐在一起,好好说说话。

徐乐陪这个人说说话,又陪那个人闲聊几句,这时候,木棉进来了,小声的在徐乐耳边低语几句。

王熙凤瞧见了就道:“你若是有事儿,就去处理,这院子里的都是老交情了,你只管去做正事儿,这边我跟平儿替你招待着。”

徐乐听了,就道:“那就有劳你们了,我这边处理一下,等下咱们摆两张桌子,摸几圈牌。”

“行。”王熙凤应道。

徐乐便跟众人告罪,说有点儿急事要处理。

众人都叫她只管去就是。

徐乐出了院子,木棉就道:“那几家传流言的,已经查出来,背后的人也找到了。”

“是承恩公还是沐公府,亦或者……是齐昭仪。”徐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