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道:“熠哥儿这话,也算是问到了点子上,但母亲暂时不想回你,你不如回去思考一下,要是不明白,再来问母亲,可好?”
熠哥儿点点头,乖巧的应下。
煜哥儿上前一步道:“母亲,哥哥方才说的问题,煜哥儿知道答案!”
“是吗?那煜哥儿说给母亲跟哥哥听听。”徐乐轻笑道。
煜哥儿装模作样的轻咳一声道:“咳咳,沿海驻军不会因为兵部为难海盟,因为他们还要靠海盟挣钱,没了海盟,他们就没有正经的收入。为了钱,他们都回护着那些航队,最多是刁难一二,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所以母亲才敢对兵部动手。”熠哥儿听了,赞同的点点头,弟弟说的对。
徐乐也夸了一句,又看向小女儿猊姐儿,猊姐儿瘦瘦小小的一个,眼睛尤其的大,看向徐乐时,像是盛着一汪清水,她奶声奶气道:“母亲,海外是什么样子的?我以后长大了,可以去海外吗?”猊姐儿常听徐乐提起海外,对那边的事情十分到好奇。
徐乐道:“那等猊姐儿长大了,母亲就许你去海外。”猊姐儿闻言,笑了起来,大大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岛形状。
一旁的兕姐儿见了,便道:“那猊姐儿要多吃饭,多吃菜,长得壮壮的,才能去海外。”
猊姐儿闻言,皱皱秀气的小眉毛,她有些挑食,但为了去海外,她还是委屈巴巴的点头道:“那就多吃一点点。”说着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真的就只有一点点。
徐乐笑着看他们说话,然后询问他们的课业,最后将兕姐儿留了下来,兕姐儿不仅年岁嘴仗,也是四个孩子中,看事情最透彻的一个,徐乐有意培养她接班。
第137章 “宝玉”科举
这四个孩子,徐乐都是用心培养的,兕姐儿眼光毒辣,能一眼就看到问题的核心,适合做掌控全局之人。
熠哥儿少年老成,谨慎小心,适合守成。
煜哥儿有谋略知进退,小小年纪就很圆滑,更适合混官场。
至于猊姐儿,虽然身子不大好,但有颗向往自由的心,她喜欢自由,徐乐便对她没有多大的期望,顺应自己的心意而活就行。
作为母亲,徐乐不掌控孩子的未来,只希望他们能拥有抵抗风雨的勇气和能力,她不能陪伴这些孩子一辈子。
人都有生老病死,徐乐虽然求道,但她至今还没有找到门路入门,更别提长生了。
徐乐半靠在贵妃椅上,木棉迈着小碎步进来。
徐乐抬头看向木棉,示意她有事就说,木棉凑近两步,低声道:“奶奶你叫我们盯着那甄瑛,我们发现,那人还真有点本事,甄家在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甄家倒了后,他就读了一二年书,就考中了举人。都说是十年寒窗苦读,他这样的,说得上是天纵奇才了。”
徐乐听完木棉的话,心里想着,仙人临凡,与一般的凡夫俗子比起来,自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徐乐可不想甄宝玉顺风顺水的考上进士,这“仙人”不受点波折,那一僧一道又怎会出现呢?
至于贾宝玉那边,看在补天石的份上,徐乐只派人盯着,没有捣乱。
甄宝玉感觉自己这两天十分到倒霉,一下子扭着脚,一下子被人冲撞闪着腰,或者是出门脚滑摔一跤,接二连三的意外,让甄宝玉不敢轻易出门了,连那些学子举办的诗会这些,也不敢再参加。
本来,甄宝玉上京,是冲着林如海来的,听闻吏部尚书林大人,膝下唯有一女,因此要给女儿招赘。
那潇湘县君,传言有仙人之貌,班淑之才,即使是要招赘,京中贵子也有不少主动上门求亲的,可见其才貌非凡。
甄宝玉听了其传闻,不觉就慢慢倾心,心中非其不娶,此次来京,就是想高中进士后,招赘林家。但贸然上门也不大好,因此甄宝玉就想尽办法偶遇林如海,要是在科举前,就入了林如海的眼,那一切不就是水到渠成吗?
结果,自己一出门,就有意外发生,甄宝玉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流年不利,犯太岁了!
甄宝玉三天倒个小霉,十天倒个大霉,挨到了春闱。
甄宝玉进了考场后,长舒一口气。
甄宅外,负责让甄宝玉倒霉的男女老少也舒了一口气。
一个老人道:“还好他进考场了,不然,我还真想不出让他怎么倒霉了,还不能将人弄伤残,太难了!”
旁边围着的一群人都附和,甄宝玉身边的两个小厮也不住点头,可不是,他们这两个小厮,要费劲心力将甄宝玉哄到早就设置好的“陷阱”中,也很费脑子。
这时候,一个小丫头从旁边的巷子走出来,她样貌平平,打扮也与一般的市井小民一样,走进人群,惹不起旁人注意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