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总管见皇帝的心情并不差,就笑着道:“这事儿,奴才倒是听了一耳朵。蔡大人并不是想为难周大人,工部、兵部、吏部那边,都找蔡大人要钱,听说是兵部那边的账有些不清不楚……”
皇帝立即明白了,蔡珅这是拿礼部点兵部,说是为难礼部,实则是在敲打兵部那边:我这边都要求对方将账算到每一文钱上了,你那边好意思给我报个大概虚数吗?
皇帝想了想,对夏总管道:“方才,你说兵部的账有些不清不楚?”
夏总管就道:“老奴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蔡大人提过一嘴,老奴听就听了,不敢多问。”夏安跟那些大臣,互有默契,有些话,朝臣不好跟皇帝直说的,就会在夏安这个太监总管面前提两句。
皇帝闻言,眉头就皱了起来,兵部财政问题,已经不是新鲜事了,皇帝也想过查兵部的账,但那些账就是一团乱,不是那么容易查的。
皇帝也没有想到,蔡珅现如今就想对兵部动手了,这次的事情,只怕就是来试探一下自己的态度,如果自己动了清理兵部的念头,户部就会向兵部发难。
皇帝想了想,眼神越来越冷,兵部这些蛀虫是该清理了。
想到此处,门下省将礼部尚书的奏折打了回去,周大人得了奏折的第二日,户部尚书蔡珅就上折子,奏请六部清账。
朝臣面面相觑,工部与吏部、刑部就在一旁看着,他们都看得出来看,户部跟礼部唱这一出,矛头直指兵部。
兵部尚书脸都黑了,兵部那一团乱账,他心里清楚,这东西扯不清,扯清了,兵部上下就得大洗牌了。
王子腾在一旁看着,低头思索,这一次清洗,自己能从其中获得什么好处不?六部尚书之位,王子腾也是有想法的。
林如海作为吏部尚书,站在一旁,一会儿看向户部,一会儿看向兵部跟礼部。林如海知晓户部为什么动兵部,兵部这几年吃空饷、贪墨粮草、冒功……不管是哪一项,单拎出来,就够兵部吃一壶了。
但林如海想不通,礼部为什么掺和了进来,六部之中,礼部立于其余五部之外,只要科考不出事情,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为何这次,礼部会配合户部,剑指兵部?
皇帝看向朝臣,见没有人说话,便道:“既如此,那便清查六部,朕也想知道,每年都钱款税银花到哪里去了,按理这两年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旱涝,秋收的粮款却越来越少。”
兵部尚书黑着脸,想出列分辩几句,六部都不干净,但现如今兵部的问题最大,陛下要震慑六部的话,兵部就是出头的椽子。
这时候,工部尚书也出列了,提及每年度的军械问题。每年,工部都会为兵部提供一批上好的兵器,但兵部年年喊军备不好,工部尚书也想知道,工部每年提供的东西去哪了。
现如今,几大尚书,联合向兵部发难。
林如海眼睛微微眯起,看向站在最前面听政地几个皇子。
礼部尚书重视礼法,看重大皇子,这次配合户部尚书,其中是不是有大皇子的意思?
兵部这边,与四皇子的母家有些牵扯,难道……是几个皇子想要在兵部插人手进去?林如海想到此处,不禁皱眉,几个皇子不会这么蠢吧?
这可是兵部,皇帝视为禁脔的部门,哪个皇子敢往这边伸手?不是找死吗?
这般想着,林如海就看见二皇子脸上那不甚明显的得意与讥讽,林如海心里咯噔一下:不是,还真有这么蠢的?
大皇子那边不着痕迹的看了看几个弟弟,瞧着哪个都不像好的,又看看礼部尚书,自己并没有让其对兵部发难,那是谁让他对兵部出手的?
朝堂这滩水太浑,让人看不透。
下朝后,兵部尚书脸全黑了。
户部尚书蔡珅,在朝堂上,对皇帝提议,征调鸿昌海盟与耀星海盟的账房先生,清查六部的账。
徐乐那边作为鸿昌海盟的会长,得到了中书省下发的旨意,便下令调来各地的账房。
耀星海盟那边,也调派人手,但是耀星海盟背后是权贵,牵扯太广,这样的事情,他们并不想插手,因此这一次清账,以鸿昌海盟为主。
第136章 科举事
“奶奶,倪二爷与芸二爷来了。”
“将人请到偏厅去,将大姑娘他们一并带到偏厅。”徐乐放下手里的德道经,这几年,徐乐打着修道的名号,穿着上也越发的清雅出尘,常作道姑打扮。
倪二与贾芸对于一身道姑打扮的徐乐,已经见怪不怪,只是每次瞧着,都有些别扭,出家人讲究个脱俗,但徐乐眼里,是遮掩不住的世俗欲望,因此给人的感觉有些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