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妾求你,饶恕臣妾的家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元春磕头求饶。
皇帝道:“朕知道,贾家人除了你们家的老太太跟你大伯,旁人皆不知四王八公的算计,但是,贤妃,你是知道的,甚至你还曾参与其中,有你这个贤妃在,你觉得朕能饶过贾家吗?”
元春红着眼眶,再次磕头:“臣妾愿意以死谢罪,只求陛下饶恕臣妾父母弟兄。”元春当初走的是甄家的路子进的宫,就是甄太贵妃手中的一枚棋子,只要沾染上了甄家,就再难脱离。
为了出头,为了贾家,元春为甄太贵妃做了许多的事情,她的手染过血,就怎么也洗不干净了。
现如今,元春只希望皇帝能留家人的性命,旁的她什么都不求了。
宫里走了一遭,她已经看透了,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泡影。
皇帝看向元春,下令道:“贤妃贾氏,暗结党羽,妄图干涉朝政,乃后宫大忌;善妒无德,嫉害宫嫔,失却仁善之心,如此种种,难容宫闱,关押掖廷,赐鸩酒!”
“谢陛下恩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为了家族,元春甘愿赴死。
迎春那边得了消息,想要去皇帝那里求情,却被守在宫外的侍卫拦住了。
“星罗、司琪,去求求夏总管,去拿钱打点,我要见陛下!”迎春想着元春,将能想到的法子都试了一遍,差一点动了胎气。
温淑仪差一点动了胎气,星罗借着要去太医院请太医的借口,去求了夏总管,托夏总管给皇帝带一句话。
夏总管叹了一口气,只让星罗回去。
皇帝心意已决,难以改变,温淑仪再闹下去,只怕连最后的情谊都要被磨去。想着温淑仪的好性情,夏总管才愿意提点这么一句。
迎春没有办法,以血为书,替元春写了一封陈情书。
也不知是不是顾忌皇嗣,皇帝还是心软了,去见了迎春。
皇帝看着迎春,他喜欢迎春的温柔娴静,喜欢她的恭顺谦卑,现下发现其实这人也很执拗,不是那么的绵软。
迎春为元春求情。
皇帝道:“你知道吗?朕原本打算,在你生产之后,便晋你为德妃。”他的声音冷冷的,让人辨不清情绪。
迎春回道:“妾谢陛下恩德,但妾只希望,陛下能饶大姐姐一命,妾不知大姐姐做了多少错事,但妾知大姐姐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国公的孙女,为了家族进宫,一步步走到如今,迎春能想象,元春是吃了多少苦,才走到如今。
德妃的位份虽然好,但她更希望能救元春一命,哪怕是青灯古佛,也好过命丧黄泉。
人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希望。
最后,迎春用永不晋位,换元春一命,日后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后宫诸人得知此事后,皇后叹道:“温淑仪是宫里难得的实心人。”
淑贵妃冷哼一声,骂了一句:“蠢货。”这宫里哪有那么多姐妹情深。
宫里还未消停,平安州那边又闹了起来,王子腾临危受命,被皇帝派去平叛。
第117章 内忧外患,乱象丛生
这边王子腾才带着军队离京,那边八百里加急,边疆那边的小国趁着中原朝廷动荡入侵,想要谋取一些好处。
皇帝思虑再三,最终还是让南安郡王去了边疆。
徐乐得知此事,让木棉出去打探一下,朝廷除了南安郡王还派了谁去。
木棉领命退下。
徐乐又提笔给平儿写信,想要从牛副将那里得些有用的消息。
因着平了顺安亲王谋逆一事,牛千户跟着王子腾得了些功劳,升为五品裨将。
徐乐让身边伺候的丫头婆子都出去,说自己想要静一静,让丫鬟婆子守着门,不许旁人来打扰。
丫鬟婆子离开后,徐乐进入随身公寓,这是她最后的退路,是谁也不能说的秘密。
做了大奶奶,身边随时都有人伺候,因此徐乐很难找到机会进入随身公寓,为了安全,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进来了。
进了公寓,徐乐径直去了书房,寻到那本“红楼梦”。
原书只有前八十回能确定,后四十回,是后人杜撰,可信度不高,但南安郡王败仗,探春和亲一事,得到了绝大部分“红学家”的认同。
徐乐不敢想,这一场败仗是南安郡王能力不够导致的败仗,还是皇帝要他败?
八公已经除去,甄家一脉也除了,现如今只剩四王了。
四王中,北静王是亲皇派,手中的兵权也早就交了,因此皇帝不会动他。
其余的,东安郡王算是绝了嗣,这一代只有一个县主。西宁郡王镇守沿海地区,皇帝不会动,唯有南安郡王,手中有兵权,还与平安州那边牵扯不清,就碍了皇帝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