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361)+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说着,便领着几人回去。

林之孝的态度,让义忠亲王的旧部们有些迟疑,他的态度便是贾赦的态度,是不是说贾家那边,已经放弃了义忠亲王的遗孤。

这些人聚在一起商量,最终还是决定,让院子里的人出去,见林之孝一面,最重要的是拿到那兵符。

荣国府在兵营里的旧部,全靠兵符调动,有了这些兵,他们起事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爷,贾家那边的消息,明日有人请爷平安客栈一叙。”行礼的官员,背脊是弯的,但并无多少恭顺之意。

“呵,我能出府了?”讥讽的笑声,带着几分清冷。

官员抬头笑道:“爷说的是哪里话,若不是为了爷的安全,这天下之大,爷哪里都可去。”

面容清朗隽秀的青年闻言,忍不住露出讥讽之意,听这话语的意思,还觉得限制自己的自由是为自己好。

官员对其讥讽充耳不闻,料定对面之人,逃不出他们的手心,倒不如由着他出出气儿,能少去不少的麻烦。

最后,青年定下明日出行,他知道这些人只是来通知自己一声,是告知而不是商量。

等人走了后,青年身边伺候的小丫头冲着官员的背影唾了一口:“呸!”

青年道:“何必跟他们计较。”

“奴婢只是气恼,那人好生的不尊重爷。”小丫头瞧见那俊逸面容,露出两分痴迷,没有瞧见青年嘴角的讥讽之意。

青年露出一个浅笑来,这一笑,如月华初洒,烟柳含烟,玉莹尘清,明明是非常侬艳的五官,却被周身清冷压下几分艳色,平添两分仙姿。

只一笑,就让身边伺候的小丫头失了心魂,恨不得将心掏给他。

“能儿,你下午出去一趟,找卖炊饼的张婶子,将我的话传给那平安客栈之人。”青年声音略略低沉,似那诱人的妖魔一般,在人耳畔呢喃。

小丫头连连点头,耳畔晕红一片,得了话,便出门去了。

没多久,门外又进来两个丫头,同样用痴迷的眼神看着青年。

青年在桌案前看书册,并不瞧这两个丫头。

林之孝的得了口信,眉头紧皱,找到贾家在平安州的暗线。

林之孝的道:“明日,一定要将人带走,你们接着人,别回头,一路赶往京中,到时候有人接应。”

“这……平安州被他们看得紧,只怕咱们出不了平安州。”线人犹疑道。

林之孝闻言,也皱起眉来,这平安州在义忠亲王旧部的掌控中,想要将人送离平安州,确实不容易。

想起贾赦的叮嘱,林之孝叹息一声,再三询问线人,可有那么三五分的把握,离开这平安州。

线人连连摇头,十分的为难,只能将难处说出来:“管事,不是小的们不用心,是真的走不出去,这平安州三郡五大城,都在他们的手中,路上盯梢的,城门守卫的,都是他们的人,咱们带着那人,实在是走不出去。”

林之孝见此,只得长叹一声,没奈何道:“罢了,罢了,看来还是得靠外力才行。”

线人闻言,便询问:“不知主家那边,有什么安排?”

林之孝道:“这府城之中,是不是有家徐氏胭脂铺?”

“城中是有家徐氏胭脂铺,他家的花露水儿,城中无人不知。”线人不知林之孝问这作何,只将实话回了。

林之孝从怀里掏出一个印章,递与线人:“你将这印章,拿到胭脂铺去,求他家主家帮忙,将人送出去。”

线人拿了章,便去了。

林之孝的暗叹:希望陈大奶奶的人,能有法子。

林之孝担忧,自己用兵符,将人引了出来,只怕那些人也心知自己来者不善,明日只怕是一场鏖战,也不知自己能否脱身。

若是自己不能脱身,希望主家能优待自己的妻女。

平安州的这摊浑水,林之孝也不想掺和进来,但为奴的,哪有自己做主的,主家吩咐下来,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就得拿命拼。

只希望,自己女儿,日后不必如自己一样,身死不由己。

线人拿了印章,去了徐氏胭脂铺,借口要买那价格高的花露水,招来了掌柜。

暗地里将印章露了出来,引那掌柜注意,掌柜的瞧见了,便借口花露水没了现货,邀他上楼,写个预定文书。

第104章 平安州事2

掌柜引人上了楼,线人递上印章。

掌柜的拿了印章,蘸上印泥,纸上落下个“肆”字。

“是我家奶奶的东西。”掌柜的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确实是自家奶奶的东西,且这章有些年头了。

线人见掌柜认下东西,就将来意说了。

掌柜的眼瞳微微闪动,让线人留下,应道:“奶奶那边曾言,谁拿了这印章来,我们底下人,便尽力而为。你拿了东西来,你之所求,我便应下。那人是谁我不问,到时候将你们送出平安州,你们要去哪,我也不问,你看可行否,若是可行,我便安排人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