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335)+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紫鹃道:“琏二奶奶那边也派人来瞧了,到时候奴婢给小红姐姐递一句话,琏二奶奶知晓了,宝二爷想来也会知晓。”紫鹃知晓黛玉顾忌着什么,因此想出这个主意。

他们年岁都不小了,宝玉已然谈婚论嫁,是该避讳些,黛玉即便没那个心思,若是回了信,只怕生出些是非风波来。

男女大防,又为着林家的声誉,黛玉免不得要多想些。

林家出事,探春、惜春等姐妹,都写信问候。宝钗亲去了林家一趟,只有亲见黛玉安好,她才放心。

“宝姐姐、瑶妹妹来了,紫鹃快泡一杯信阳毛尖来,宝姐姐爱喝这个。再泡一杯蒙顶黄芽,瑶妹妹爱喝这个。”宝钗、熙瑶在嬷嬷的引领下,到了黛玉的屋子,还没进门,就听见黛玉吩咐紫鹃给自己泡茶。

宝钗从门外进来,笑道:“紫鹃,再端一碟子风车饺子,走了这一路,将我都走饿了。”

紫鹃笑道:“宝姑娘,今日厨下弄了好些活虾来,奴婢叫他们给姑娘做一碟子龙井虾仁饺子。”

“这个好,就吃这个。”宝钗道。

王熙瑶道:“紫鹃姐姐,再要碗甜汤翡翠丸子。”显然,她也饿了。

宝钗、熙瑶熟络的语气,半点都不客套,能看得出,黛玉屋里上下的丫头婆子对宝钗十分的熟悉。

自黛玉、宝钗都搬离了贾家后,两人来往就多了起来。

宝钗时常上门找黛玉说话,黛玉也常去忠勤伯府那边走动,连带着认识了王熙瑶,三人都是才情横溢的奇女子,引为手帕交。

黛玉拉着宝钗、熙瑶两人,进里屋说话。

宝钗道:“听闻林大人之事,我与瑶妹妹问了舅舅,舅舅让我们尽管放心,我们便急急来找你了,让你安心些。”

黛玉听了此话,眉间的愁绪骤减,对宝钗感激道:“劳宝姐姐走这一趟了,父亲也曾言让我放心,我只恐父亲是避重就轻,安慰之言,既然伯爷这般说,我悬着的心就安下来了。”

熙瑶也劝慰道:“林姐姐安心便是,我父亲既这般说,显然是得了什么消息,指不定皇上让林大人闭门思过,明面上是罚,暗地里是保护之举。”

王熙瑶虽不知朝堂上的事情,但一句话恰好就说到了点子上了,皇上让林如海闭门,是为保护,他准备动江南的官场,不将林如海先摘出来,以后许多事会被掣肘。

林如海做了九年巡盐御史,在江南也结下许多人脉,这些人也不是个个都干净,皇上要动江南官场,这些人四处找人托关系,林如海是第一个被找上门来的,他又不好推脱,就只好求了皇上,闭门思过。

江南甄家那边得了消息,找上了四王八公等亲旧,林如海又是贾家亲故,甄家那边也曾找上门来,甚至还妄言,愿意让甄宝玉做赘婿,并承诺三代不还宗。

对此,林如海差点被气笑了,他虽然跟太上皇提过,想要给黛玉招赘,但他林家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看得上的。

宝钗、熙瑶陪着黛玉说了约两刻钟话,厨房那边就将茶点做好了,宝钗跟熙瑶就着茶,吃了一些饺子,垫垫肚子。

黛玉见了,就问:“你们今日去了哪里,瞧着肚子空空的模样。”

熙瑶喝了茶,顺顺口,回道:“跟着太太去了史家,史家大哥儿娶妇,在席上陪那些姑娘、小姐们说话,正经的饭食没吃几口。转来就来了姐姐这儿,讨口吃食。”

她冲黛玉讨好的笑笑,黛玉见此,便道:“可是没吃饱?我叫他们置办一桌正经饭菜,再用些。”

熙瑶便不太好意思道:“那就谢谢林姐姐了,这半年,我总觉得饿,在家里太太不许我多吃,说吃多了会长肉,就不漂亮了。”王熙瑶现如今十四五,正是长身体的年岁,吃多少都不够。

王二太太怕她没个克制,暴饮暴食,就让家里人限制王熙瑶的饮食,厨房那边上点心,也得减半。

宝钗听了,就笑道:“我说方才你怎么急忙忙的拉我往里走,原是饿了。”

熙瑶腼腆一笑,黛玉与宝钗瞧了她这模样,忍不住相视一笑。

熙瑶便不乐意了,觉得两个姐姐是笑话她,她不依,便扭着黛玉、宝钗撒娇。

黛玉喜她小儿赤诚,抱着她哄着,宝钗只在一旁饮茶,笑看两个妹妹玩乐。

她们这边岁月静好,陈家那边,徐乐拿着匠人做出的缩小版纺纱机,她虽然不会织布,但对于织布的原理还是清楚的。

徐乐道:“叫几个会纺布的妇人来,叫她试一试,看看这新式纺纱机的效果如何。”

木棉应下,去找了几个会纺纱的妇人,叫她们用那纺纱机试一试。

一个妇人道:“这纺纱机瞧着跟咱们用的没多大差别,就是多了几个梭子。这旁边的滚轮,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