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接连参了承恩公,后面又牵扯出,那外室是宁国府三等将军贾珍的妻妹,不守妇德,跟好些男人都牵扯不清,于是贾珍也被参了,贾琏跟尤二姐之事,还是被人扒拉出来,也被参了。
一时间,荣宁二府风声鹤唳,怕尤二姐之事连累自己。
王熙凤为此,还去宁国府闹了一场,责问贾珍跟尤氏,觉得贾琏是被贾珍牵累的。
贾珍找了借口,躲了,独留尤氏承受王熙凤的怒火。
宫里的元春,让抱琴给自己梳了一个楚楚可怜的泪妆,换了素净的打扮,去找皇上哭诉。
“陛下,妾家的兄弟,虽然不着调,但国孝期间纳妾是真的不敢的,那尤氏姐妹也不是什么正经亲戚,本就是外姓女改的尤姓,她母亲嫁了三次才姓了尤。”这是在说,尤氏姐妹不是贾家的正经亲戚,不过是打秋风的破落户,是为贾珍、贾琏两人说项。元春仿若无骨一般伏在皇上的膝上,美人哭泣犹如梨花带雨,好不惹人怜。
皇上见她哭得可怜,忍不住伸手安抚她的背脊,元春便再接再厉,哭诉道:“妾家知晓尤氏姐妹的荒唐,便出了一大笔嫁妆银子,想将她们正经聘嫁出去,不想怎的,她们又跟承恩公家的哥儿有了牵扯……说来也奇怪,妾家与承恩公并无来往,他们又是怎的遇上了?想来是孽缘,才惹出这些事情来。”
元春哀哀哭泣,恰到好处的停了话头,皇上听了她的话,也不禁起了疑心,贤妃跟皇后素来不和,承恩公跟贾家也没甚来往,那尤氏又是因何遇上了承恩公家的哥儿?
皇上起了疑心,便让人去查,这一查,就查到了淑贵妃娘家人在其中弄鬼。
对于淑贵妃,皇上是极为信任跟宠爱的,不然也不会借着她生了皇子,就给她封了贵妃。
没想到,看起来温柔可人的淑贵妃,背地里跟其他宫妃没有什么两样。
皇上虽然没有处罚淑贵妃,但对淑贵妃的信任不再如往昔那般深,对其的宠爱也差了好些。
此事,最后以承恩公家的哥儿杖责加夺了身上的轻骑尉爵位结束,贾珍也被罚了,挨了一顿板子,贾琏遭了斥责,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尤二姐死了,尤老娘跟尤三姐哭成了泪人,尤三姐得知,杀害自己姐姐的公子哥,只挨了一顿打,被夺了爵位,就没有任何处罚了,只觉世道不公。
第82章 尤三姐出家
尤二姐死后,害死她的那些人依旧富贵荣华,世道何其不公?
尤三姐自此心如死灰,往昔那些夸荣争耀的心思尽去了,再加上柳湘莲为了薛宝钗拒了她,尤三姐觉得活着无望,不禁动了寻死的心思,但老娘哭得可怜,她便去了寻死的念头。
尤三姐接连受了打击,对男女情爱死了心,便生出了出家的心思,尽去三千烦恼丝,绝了情爱,青灯古佛过完这一生。
尤老娘蓬头垢面,抱着尤三姐哭:“三姐,三姐,你切莫生出这些妄念,咱们还有些钱财,拿着这些钱,去嫁个土地主,一辈子衣食无忧,日子也过得下去。”尤老娘听尤三姐说要出家,顾不得洗漱,就来劝女儿打消念头。
女儿若是出家了,自己一个老妇人,没了人供养,日后还有什么盼头。
尤三姐用力,推开尤老娘,眼里死寂一片,冷哼一声,对尤老娘道:“娘呀,有时候我总想,我跟姐姐是你生的吗?”若是亲生的,亲娘怎舍得推两个女儿入火坑呢?
尤三姐回忆起从前,那时候,她们母女三人寄人篱下,尤老娘接连死了两任夫君,带着两个幼女,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勾搭上了尤家家主。
尤老娘嫁进来尤家,哄着尤家家主给尤氏姐妹换了姓,尤家家主见尤氏姐妹小小年纪,便已显出了不俗的容颜,想着这两个便宜女儿长大后,可以拿去联姻,便给她们改了姓,进了尤氏族谱。
那段日子,是尤三姐记忆中最温馨的时光,大姐虽然不喜她们姐妹,但也没磋磨,只不爱搭理人。
父亲虽然冷漠,但也不曾亏待,还找人教她们姐妹读书习字,用心教养,虽然是为了让她们姐妹联姻,但好歹不曾苛待。
不想,这好日子还没过两年,大姐出嫁后,父亲就因病去世,老娘带着姐妹二人,便依附大姐过活,日子过得清贫。
大姐虽然是继室,但也顶着三等诰命的名头,庇护母女三人还是够的,那些宵小不敢打她们主意。
再加上自己老娘还有个六品恭人的诰命,她们姐妹出门行走,出入的也是清流勋贵之家。
当时,尤三姐想着,等姐姐尤二姐出嫁了,自家的日子就好起来了。
尤二姐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张华,张家是皇庄的庄头,虽然地位算不得高,但家中不缺钱财,姐姐嫁过去也是个享福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