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太太道:“臣妇,愿为太后娘娘排忧解难。”
“那本宫便等你的好消息了。”太后道。
贾老太太离了长寿宫,去了元春的宫里。
元春自流产后,便伤了身体,原先姣好的容色也损了七八分,面颊凹陷,瞧着可怜得紧。
贾老太太湿了眼眶,元春窝在贾老太太的怀中,似要哭尽满腔的悲愤。
贾老太太抚着她的脊背道:“我的元春,受苦了。别怕,祖母在呢。”
“祖母……我的孩子没了,没了……”孩子没了,贾家的希望也没了,元春哭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族。只觉得是自己无用,不能保住这个孩子,对不起家族的期望。
贾老太太安抚道:“不怪你,你已经尽力了。”这个孩子,注定留不住。太多人,不想让这个孩子生下来,包括贾家的那些亲旧。
像他们这等世家大族,外面来杀是杀不死的,只有让他们内里乱起来,自己杀将起来,自杀自灭才行。
四王八公占据朝堂太久了,皇上容不得,太上皇也觉得四王八公尾大不掉,新贵觉得他们占据朝堂太久了。
王家、贾家便是皇上选的刀,一把刺向四王八公的刀,一把刺向甄家的刀。
薛蟠之死,是在逼王子腾,元春失子,是在逼贾家。
贾老太太回去之后,一夜间老了好几岁,叫来了贾赦。
贾赦出去的时候,是哭着走的,独自坐在书房里,两三日不吃不喝,直到贾敬的死讯传来。
“敬二哥哥……终究是恩侯无用。”
宁国府那边乱将起来,一个小厮来报丧:“老爷殡天了!老爷修炼功成圆满,升仙了!”
第69章 尤氏姐妹
皇宫中,贾敬死讯传进来后,皇上放下手里折子,对内监总管夏大监道:“贾敬对皇兄倒是忠心,宁死也要保住皇兄的遗孤。”
夏总管道:“他是先义忠亲王的太子府丞,最得看重,对先义忠亲王忠心耿耿,一如奴才对陛下,奴才倒是能理解。”夏总管这话不仅是赞扬贾敬对先太子忠心,同时也是表忠心。
皇上闻言,拿起还未看完的折子,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念其祖父之功,追赐五品。着光禄寺赐祭,朝中王公以下准其祭吊。”
夏总管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陛下还是心软的,许了贾敬死后哀荣。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贾敬身不由己,他们这些御前行走之人,又何尝不是?
贾珍死了亲爹,掉了几滴眼泪,便将丧礼交给尤氏打理。
皇上的圣旨传来,贾珍脸上的笑止也止不住,只觉得面上光荣,谁家死了亲爹,能得这样的哀荣?王公以下准其祭吊,多大的哀荣,这可是国公死了,才有的待遇。
贾敬死了,徐乐作为跟贾家、王家沾点亲的人家,免不得要去祭拜,上一炷香。
“王公义女徐氏,前来吊唁!”木棉递上名帖,宁国府迎宾的管事瞧了,朝着里边唱喏,自有相关人员来接待。
徐乐头上只戴了珍珠簪,穿着素服,抬脚露出素色的鞋袜来。
宁国府正门门槛高,木棉小心翼翼的扶着她从后门进去,身后跟着两个送丧仪的婆子。
来到灵堂,披麻戴孝的婆子递来一炷已经点燃的香。
徐乐接过香,持香在灵前,拜了三拜。
“吊孝,礼成!请陈大奶奶移步。”
方才递香的婆子,殷勤的上前,接过徐乐手里的香,插在灵前。
贾珍、尤氏、贾蓉、惜春四人,披麻戴孝哭灵。宾客吊孝之后,得一一还礼。
尤氏对徐乐道:“你也不是旁人,今日事忙,你帮着我看顾着点,给凤丫头打打下手,改日我再上门谢你。”徐乐曾经是王熙凤的丫头,跟在王熙凤身边,也没少往宁国府这边来,跟尤氏也有些情分。
尤氏求她帮衬,她便应了。
这种事情,很常见,婚丧喜事上,忙不过来,请交好的亲故帮着待客,也是情分好的体现。
徐乐应了,便去后面找王熙凤。
王熙凤帮着打理丧仪,平儿来得更早些,也在后面帮忙。
徐乐瞧见平儿,便拉着她的手说话。“你才出了月子没多久,身子还没好透,劳累不得,你且在一旁坐着,陪奶奶说说话,我去给她打下手。”
平儿怀胎的时候胎相不好,费了极大的心思养着,养了九个多月,生下一个有些瘦弱的哥儿。
还好,丽娘给孩子把了脉,孩子虽然瘦弱,但是个健康的,养几个月就壮实了。
平儿道:“倒费不了什么力气,这些事情尤大奶奶都准备好的,只吩咐人做就是。二奶奶也不过是帮着对对账,发对牌,批条子,我帮着记账。”
说着,平儿便拉着徐乐进去,去王熙凤那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