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红楼,成了凤辣子的丫鬟/红楼大丫鬟,第一小会计/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276)+番外

作者:蜀中说书人 阅读记录

听两位婶娘说,有意为自己跟宝玉议亲,湘云目光盈盈,压抑住激动的情绪,只羞涩道:“儿全听两位婶婶的。”

这意思就是愿意的,保宁侯夫人与忠靖侯夫人松了一口气,在她们看来,宝玉实在算不上良配,她们也怕给湘云找个这样文不成武不就的夫婿,外人会说她们苛待失祜侄女。

还有就是,湘云顶着史家大姑娘的名头,只嫁了个五品小官的次子,后面自己的女儿婚事就不好说了,也不好找人家。

徐乐得知宝钗与湘云之争,在一旁瞧着,细细思索,这背后有什么利益博弈,再加上先前还传,甄家姑娘入京就是为了与宝玉相看的。

徐乐可不觉得,这些全是因为宝玉这个人,更多的还是几方博弈。

甄家想跟贾家联姻,是为什么?

是为着贾家,还是贾家的那些姻亲?

史家又站在哪一方的呢?

四王八公、太上皇、皇上……王子腾在这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于王子腾,徐乐是忌惮的,但现如今又不得不借着王子腾的势。

甄家女入京,借住贾家,贾老太太本想拒绝,但宫里的甄太贵妃还在,又不得不给甄贵太妃面子。

最让人惊奇的是,甄家也有一个宝玉,除了不是衔玉而生外,容貌与贾家宝玉一般无二。

见了两个宝玉之人,无不称奇,不是一母同胞,竟有这般像之人。

两个甄家女,住进了大观园。

现如今的大观园里,贾宝玉住了怡红院,贾环住了稻香村,贾琮住了蘅芜苑,贾兰与贾芃同住藕香榭。

后来甄宝玉住了郁离馆,此馆原为潇湘馆,黛玉封潇湘县君后,因着避讳,元春便传口谕改为郁离馆。

至于甄家的两个姑娘,住了秋爽斋。

甄家的姑娘确实貌美,不弱于探春、宝钗等人,娉婷袅娜,有一股娇弱之感,最令人怜惜。

徐乐瞧着这两个甄家女,看着娇娇怯怯,晃眼瞧着,气质上有些像容秀,但眼波流转间,总带着两分精明。

甄家女刚来贾家,第二日就来拜访薛宝钗,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甄家女娇怯的外表下,掩藏不住的高傲,打量徐乐与宝钗的时候,免不了带出几分来。

对宝钗这个皇商之女,还能给两分好脸,对于徐乐这个奴婢出身的“姑娘”那不屑之意,是一点都不带掩饰的。

第44章 甄家女

“徐姐姐保养得真好,半点都瞧不出是奴婢出身,还二十有五了。薛姐姐貌美,旁人都赞姐姐有杨妃之态,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甄六姑娘声音娇娇的,但言语里的讽刺,任谁也听得出来。

这甄家姑娘来者不善,拿自己比杨妃,又讽刺徐乐奴婢出身,薛宝钗想着自己好歹也算半个“主人家”,便先开口道:“甄六姑娘貌美,有赵皇后之态,我等蒲柳之姿,入不得眼。”

徐乐听宝钗如此说,轻笑道:“可不是,六姑娘、七姑娘貌美,不弱那汉宫飞燕姐妹,旁人怎能及也。”你讽刺我年龄大,我还看不上你“飞燕合德”的作态呢。

甄家是靠裙带关系起家的,就不思进取,一心入了此道,家里的姑娘养得不像大家小姐,倒刻意养成娇怯柔弱的模样,与扬州瘦马无异。不同的是,那些瘦马是被逼的,而甄家却是刻意的。

汉宫飞燕,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的词,若是哪家的女儿沾染上这个名头,都是要蒙羞的。

甄七姑娘听了,声音柔柔弱弱道:“两位姐姐怎的如此言语,我们姐妹虽不是什么大家出身,但也是好人家的,怎可拿我们比飞燕合德姐妹?”说着,一副委屈受辱的模样,眼眶微红,眼泪蓄满眼眶,欲落不落。

徐乐见此,便道:“两位姑娘误会了,我奴婢出身,不识诗书,只知赵皇后姐妹貌美,实不知两位姑娘为何做这模样?若是我说错了话,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我这厢与两位姑娘赔礼了。”徐乐一副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的模样,站起来给甄家两位姑娘行礼。

宝钗听了,也起身行礼:“是我方才冒犯了,不该提起赵皇后。”

甄六姑娘、甄七姑娘对视一眼,这两人有些扎手,不好弄。

她们这次来,是为了薛宝钗而来的,想激得薛宝钗失态,落得个欺辱客人的名声,再宣扬出去,坏了薛宝钗的名声,那这薛宝钗也不能再与她们妹妹争了。

这样的招数,她们在金陵屡试不爽,不想在京中,第一次就失手了。

薛宝钗滴水不漏,徐乐滑不溜手,自己姐妹二人,被两人明嘲暗讽,反而落了下风。

甄六姑娘见占不了便宜,便想离开,甄七姑娘与她默契非常,便提出来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