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无法,只得去求平儿,平儿见着面色枯黄的孟小花,叹息一声。私下里,每月给马氏两百大钱,只做孟小花的嚼用。
马氏便让孟小花给平儿磕头。
老孟头得知此事后,得意的一笑,跟马氏炫耀道:“我就知那丫头是个心软的,虽然不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都是老子的种,她合该出钱管你们吃喝。”
马氏听了,只觉得心寒,自此看明白了这个男人。
徐乐经过平儿亲人这一遭,越发的明白了,所谓的亲人,也不过是扒在女儿身上的吸血蚂蟥而已。
孟家当初也不过是庄子上的普通家奴,干的是最累的活儿,若不是平儿被王熙凤选中,成了王熙凤的大丫鬟,孟家还不知道在哪受苦受累呢?得了平儿的好,却全然不记恩,只管扒在平儿身上吸血。
如果平儿似容秀那般绵软,只怕早就被这所谓的“亲人”吃得连骨头渣滓都不剩了。
徐乐又想起自己此生的父母徐三桂夫妻,若说情分,还真没多少。
不过,徐家比孟家好点,徐三桂的自己有出息,靠自己的本事一路混到了庄头的位置。做了庄头也谨慎小心,比起贪墨主家的,他更喜欢借着主家的势,做一些自己的生意。
因此,徐家倒是不用徐乐养,不过,徐乐觉得自己还是得防着点。
自徐乐婚事定下后,徐家也放良了,但徐三桂这么些年一直在金陵经营,因此也不曾带着家小入京投奔徐乐。只在徐乐定亲后,给徐乐送来了五百两的压箱底银子,算是做父母的,给她准备的嫁妆了。
徐三桂是个拎得清的,自己这个女儿,面上瞧着是个和气人,实际上最是冷心冷情,即使是父母兄弟,也不曾在她心里落下什么情分,情分本就不深,就不能随意消磨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微薄的情分也要用在关键时刻。
对于家里人的想法,徐乐是清楚的。
双方明面上没有说,但心里都明白。
因着徐家人拎得清,徐乐日后也愿意拉拔他们一把。
第32章 后宫事
贾家这边省亲别院已经建成,贾赦、贾政、贾珍便商议着,上折子请贾家的两位皇妃归家省亲。
贾家这边上了折子后,陆陆续续就有人上折子,请宫里的贵人归家省亲。
因着省亲的事宜,皇上捞了一笔大的,心里高兴私库满了,又恨底下人贪墨。
本来皇上还没察觉底下人贪墨的,但王子腾让王熙凤建省亲的时候做阴阳账,最后再将账册交给了皇上。这么一对比,皇上就察觉出猫腻来了。
为了建造省亲别院,贾家一共筹备了四百余万两银钱,其中有不少是亲戚的帮助,还有投献而来的商户孝敬。
贾家修建省亲别院,明面上花费了四百一十五万两,实际上只花费了一百二十七万两,这么些银钱,还是因着各地建材涨价的缘故,如果是寻常时候修建这样一座别院,最多七八十万两。
这样一来,贾家、王家这边,就给皇上的私库贡献了将近三百万两银子。
皇上的心腹不止王子腾一人,他还吩咐了其余的心腹这样行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建材,贾家这边的报价,远低于他人。
这样一来,就十分的突出了。
皇上看了各处交上来的账册,十分的恼怒。想来是自己太仁慈了,这些人为自己办事,还如此贪墨,若是朝政上的其它支出,还不知道会怎样贪墨呢?
这其中就包括皇后的娘家,后妃省亲,皇后带头,皇后的娘家也是皇上的心腹之一,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办得还不如贾家、王家。
因着这事儿,皇上这两月来,多招贤妃贾元春、温淑仪贾迎春侍寝跟陪驾,贾家姐妹在后宫一时风头无两。
迎春温柔体贴,也不沾染朝堂上的事情,皇上每次跟她相处,都觉自在随心,皇上受朝政所累,因此更喜来迎春这边,跟她对弈几局。不过,侍寝则更喜欢去元春处,毕竟跟元春这个颇具韵味的美人比起来,迎春还是显得稚嫩了些,皇上自来喜欢“魏晋风流”,有孟德之癖好。
元春侍寝的次数多了,枕头风吹得好,皇上竟然同意她帮着皇后处理宫务,给了她协理六宫的权柄。
皇后因为此事,在未央宫中大发雷霆,暗恨不已。这贾元春不仅夺了皇上宠爱,现如今还要分走自己的权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平日里又整日端着“正室”的风范,显然是觊觎自己的凤位,这样的人,不可留!
皇后与元春争权,淑贵妃坐山观虎斗。以往宫权一直掌握在皇后手中,现如今皇上让贤妃协理后宫,是不是代表,皇上对皇后以及承恩公等人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