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道:“算不上什么大喜,只不过是个五六品的小官儿,平日里连我们府上门槛的够不着的。”虽是这样说,但她脸上的得意,是个人都能看明白。
徐乐见王熙凤暗搓搓的炫耀,心中好笑,二奶奶这是在跟人夸耀门楣。想着,就迈出了房门。
去了小库房那边,徐乐叫翠微开了库房,找了一些意头好的器物,再拿了几匹绸缎,记了账,就叫翠微用匣子装了,包上贺喜的红绸,使一个小丫头,去叫小红来。
小红来得挺快,给徐乐行了半礼。
徐乐道:“梨香园的薛太太家的薛大爷,在战场上立了功,升了千户。奶奶叫我们准备贺礼送去,礼已经备好,你去送一趟。”徐乐这是有意锻炼小红,虽然小红日后接手的是自己的差事,多是账务上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只学这些,迎来送往这样的事情,也得学。
徐乐虽然不喜这些事情,但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王熙凤身边的陪嫁的大丫头,基本上都是全才了,只各有偏向罢了。
小红应下,察看了一下贺礼,没有任何的问题后,就叫来两个婆子拿东西。
随即,就往梨香园那边去了。
荣国府上下,有个什么消息,不到一两个时辰,就传遍了上下。
听闻王熙凤给薛家那边送了贺礼,贾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得知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荣国府还没有分家,王熙凤既然送了,那其余人就不必再送了。
小红去送贺礼的时候,薛母脸上的笑一直就没落下过,儿子好不容易有出息了,自己这个做娘的能不高兴吗?
平日里向来稳重的宝钗,此刻也笑容满面,少见的穿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头上插上金簪、玉钗,衬得她肌肤赛雪,明艳动人。
旁人都说宝钗有贵妃貌,只平日里打扮清雅素净,爱穿半新不旧的衣裳,颜色也素淡,偶尔做这富贵打扮,就叫人移不开眼。
小红见了宝钗,立时被惊艳住了。
“往日里我们都觉得姑娘美,只打扮素净些,现如今姑娘这般一妆扮起来,那真真的就如戏文里说的仙女姮娥一般貌美,今日见了姑娘,也不枉我来人世间走一遭了。”小红直白又真诚的夸奖,让宝钗羞红了脸。
薛母骄傲又自豪,但嘴上依旧谦虚道:“可别这般夸她,当不得。你们家几个姑娘才叫好,出了两个贵人,旁人再是比不上的。”
小红笑道:“宫里的贵人有贵人的好,但宝姑娘也有宝姑娘的好,我们这些下人闲着磕牙,谁不赞一句宝姑娘好,温和大方,还帮着薛太太你管家理事,这样的好姑娘,谁不赞一句?现如今薛大爷也这般的有出息,你的福气是多少人也羡慕不来的。”
薛母被小红一句句好话哄得眉开眼笑,在小红走的时候,还特意赏了一个大荷包。
小红回去后,将荷包拿到徐乐跟前,小红认了徐乐做师父,徒弟得了赏,是要孝敬师父的的。徐乐也不在意这点子赏钱,笑着道:“既是薛太太赏你的,你便收着。”
小红便将荷包收了起来,徐乐问道:“前不久,说要采买戏子,这些小戏子可采买回来了?”
小红道:“隔壁府的蔷哥儿去采买的,姐姐给他批了一千两银子,他只说不够,来歪缠,叫我再给他支银钱。我说奶奶定下的银钱,就一千两,多的没有。他说一千两连个旦角都买不来,一个好的旦角就要千八两银子,还有各色的乐器,说至少要万两银子。”
徐乐听了,嗤笑一声道:“还真敢开口,万两银子?采买十二个小戏子,千两银子足足的,外面一个小戏子,三五十两银子就得了,我算着是唱昆曲的,才多给了些钱,还张口要万两银子。他可去奶奶那边要银子没?”
小红摇头:“他没去,我这边说只得一千两,采买回戏子,再去采买其余的乐器,乐器另外再支银子。现如今他去了南边,还没有回来。”
徐乐点点头,就道:“既如此,你再支五百两银钱,去叫府里的人,在京中采买十二个戏子,如果南边买回来的不好,就将我们的人顶上,我这边去跟奶奶回禀一声。”
小红应下,便去拿签条,准备支银子。
徐乐去了王熙凤那边,王熙凤留刘姥姥在府里住两日再回,刘姥姥记着家里,直说要回去,王熙凤就不再多留。让平儿去给刘姥姥拿上些府里的点心蜜饯,作为回礼,再让平儿送刘姥姥出门。
徐乐等刘姥姥走了,就进去将采买戏子的事情跟王熙凤说了,王熙凤道:“罢了,蔷哥儿那边,也没指望着他能做好事情,你这边再支五百两银子,在京城采买一批戏子。”